九江学院图书馆室内环境的低碳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 | 第8-9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 第9-10页 |
·综述图书馆室内环境低碳设计的功能和意义 | 第9-10页 |
·针对逸夫图书馆做外部环境分析 | 第10页 |
·调查九江学院图书馆总馆的现状,发现、分析问题 | 第10页 |
·逸夫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塑造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拟采用的技术线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2页 |
·拟获得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预期成果 | 第13-14页 |
第2章 理性解读图书馆建筑 | 第14-25页 |
·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 第14-19页 |
·我国图书馆建筑的发展 | 第14-17页 |
·西方图书馆建筑的发展 | 第17-19页 |
·现代图书馆的功能、类型及图书馆的功能空间构成 | 第19-22页 |
·现代图书馆的功能 | 第19-20页 |
·现代图书馆的类型 | 第20-21页 |
·现代图书馆的功能空间构成 | 第21-22页 |
·图书馆的规模 | 第22-25页 |
第3章 低碳设计与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关系 | 第25-34页 |
·低碳设计概述 | 第25-29页 |
·低碳设计的涵义 | 第25-26页 |
·低碳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历史发展 | 第26-29页 |
·低碳室内环境形成的相关要素 | 第29-30页 |
·低碳设计与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关系 | 第30-31页 |
·图书馆室内环境中低碳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31-34页 |
·同步化设计 | 第31-32页 |
·整体化设计 | 第32页 |
·"天人合一"设计 | 第32-33页 |
·循环设计 | 第33-34页 |
第4章 典型实例比较研究 | 第34-43页 |
·实例 | 第34-42页 |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低碳设计 | 第34-37页 |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低碳设计 | 第37-39页 |
·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低碳设计 | 第39-42页 |
·实例比较 | 第42-43页 |
第5章 九江学院总馆室内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 第43-51页 |
·一般资料 | 第43页 |
·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 第43-49页 |
·结论与对策 | 第49-51页 |
第6章 设计实践——九江学院逸夫图书馆室内设计 | 第51-69页 |
·项目概括 | 第51-54页 |
·九江概况 | 第51-52页 |
·民俗 | 第52页 |
·文化 | 第52-54页 |
·建筑 | 第54页 |
·图书馆设计构思 | 第54-55页 |
·图书馆总体布局 | 第55-69页 |
·功能布局 | 第55-59页 |
·功能流线设计 | 第59-60页 |
·文化内涵 | 第60页 |
·色彩构成因素 | 第60-61页 |
·照明设计 | 第61-63页 |
·绿化 | 第63-64页 |
·节材 | 第64-66页 |
·自然通风设计 | 第66-67页 |
·自然采光设计 | 第67页 |
·噪声控制 | 第67-6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关于总馆室内环境的问卷调查表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