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硅Si论文

多孔硅的电化学制备与光致发光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6页
   ·多孔硅概述第9-10页
   ·多孔硅的形成原理第10-12页
     ·Beale耗尽模型第10-11页
     ·空穴扩散限制模型第11页
     ·量子限制模型第11-12页
   ·多孔硅的制备方法第12-18页
     ·化学腐蚀法第12-13页
     ·电化学腐蚀法第13-16页
       ·单槽电化学腐蚀法第14页
       ·双槽电化学腐蚀法第14-15页
       ·旋转槽电化学腐蚀法第15页
       ·脉冲电化学腐蚀法第15-16页
     ·光化学腐蚀法第16页
     ·刻蚀法第16-17页
       ·溅射刻蚀法第16页
       ·蒸汽刻蚀法第16页
       ·气体刻蚀法第16-17页
     ·水热腐蚀法第17-18页
     ·火花腐蚀法第18页
   ·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机理第18-19页
     ·量子限制模型第18页
     ·硅本征态表面态模型第18-19页
     ·发光中心模型第19页
     ·其他关于发光机理的解释第19页
       ·硅-氢键发光第19页
       ·硅氧烯发光第19页
   ·多孔硅的微结构第19-22页
   ·多孔硅的后处理第22页
     ·氧化处理第22页
     ·钝化处理第22页
     ·超临界干燥处理第22页
   ·多孔硅的应用前景第22-24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4页
   ·本章总结第24-26页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及测试第26-33页
   ·电化学腐蚀装置第28-31页
     ·电解池的制作第28-29页
     ·电路的连接第29页
     ·硅片的清洗第29-30页
     ·腐蚀溶液的配制第30页
     ·电化学腐蚀实验第30-31页
   ·测试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光致发光第33-50页
   ·实验第33-34页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34-48页
     ·腐蚀液配比对多孔硅光致发光谱的影响第35-36页
     ·腐蚀电流密度对多孔硅光致发光谱的影响第36-37页
     ·腐蚀时间对多孔硅光致发光谱的影响第37-39页
     ·自然氧化对多孔硅光致发光谱的影响第39-40页
     ·硝酸处理对多孔硅光致发光谱的影响第40-41页
     ·阴极还原对多孔硅光致发光谱的影响第41-43页
     ·多孔硅荧光谱的双峰结构第43-44页
     ·硝酸处理对多孔硅发光稳定性的影响第44-45页
     ·阴极还原处理对多孔硅发光稳定性的影响第45-46页
     ·硝酸处理对多孔硅表面不同位置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阴极还原处理对多孔硅表面不同位置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结论及未来的方向第50-52页
   ·结论第50-51页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硅混合三烃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杀螨活性
下一篇:M/SBA-16催化甲醇部分氧化制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