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迪士尼动画大片女主角形象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新世纪迪士尼动画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二)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研究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新世纪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图谱 | 第15-26页 |
一、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概观 | 第15-20页 |
(一)迪士尼动画女明星的诞生 | 第15-16页 |
(二)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的“绝地逢生” | 第16-18页 |
(三)新世纪动画女主角形象的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二、新世纪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的主要类别 | 第20-26页 |
(一)颠覆经典的公主类形象 | 第21-22页 |
(二)赋予社会意识的拟人类形象 | 第22-23页 |
(三)贴近生活的平民类形象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新世纪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的审美特征 | 第26-38页 |
一、拟真与变形的双重视觉构造 | 第26-31页 |
(一)拟真:真实形态与女性意识的融入 | 第26-30页 |
(二)变形:夸张原则的巧用 | 第30-31页 |
二、女主角形象的童话性与游戏性 | 第31-35页 |
(一)童话性:公主形象创作的新定位 | 第32-34页 |
(二)游戏性:魔幻魅力与奇幻色彩的点缀 | 第34-35页 |
三、无处不在的喜剧感:从“窈窕淑女”到“女汉子” | 第35-38页 |
(一)人物表情与言行的喜剧化 | 第35-37页 |
(二)人物性格反差的设置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新世纪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的塑造策略 | 第38-50页 |
一、女主角形象在“主动”与“被动”间的转变 | 第38-41页 |
(一)“自救”与“被救” | 第39-40页 |
(二) 自我价值的寻求与他者言语的判定 | 第40-41页 |
二、“缺陷”元素的巧用 | 第41-44页 |
(一)情绪瑕疵的包容——《头脑特工队》乐乐 | 第41-42页 |
(二)自我隐忍的宣泄——《冰雪奇缘》艾莎 | 第42-43页 |
(三)记忆残缺的弥补——《海底总动员 2》多莉 | 第43-44页 |
三、叙事风格对女主角形象的强化 | 第44-50页 |
(一)女性叙事视角对女主角个性的凸显 | 第44-46页 |
(二)三幕式结构对女主角蜕变的展现 | 第46-48页 |
(三)歌舞情节对女主角内心情感的衬托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新世纪迪士尼动画女主角形象的文化内涵 | 第50-58页 |
一、迪士尼的文化理念 | 第50-51页 |
二、美国精神文化的张扬 | 第51-54页 |
(一)自由平等 | 第51-52页 |
(二)英雄主义 | 第52-53页 |
(三)娱乐至上 | 第53-54页 |
三、后现代精神的文化着色 | 第54-58页 |
(一)女性主义的标签 | 第54-55页 |
(二)异域元素的拼贴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