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8页 |
1.1 梭罗草生态价值潜力分析 | 第9-10页 |
1.1.1 人工草地建植的重要性 | 第9页 |
1.1.2 适宜生态草种的匮乏 | 第9-10页 |
1.1.3 梭罗草的潜在应用前景 | 第10页 |
1.2 梭罗草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形态学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3 地域分布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4 细胞学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5 抗逆性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6 引种试验 | 第13页 |
1.3 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2 形态学标记 | 第14页 |
1.3.3 细胞学标记 | 第14页 |
1.3.4 生化标记 | 第14-15页 |
1.3.5 分子标记 | 第15-1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梭罗草AFLP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18-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2.1.1 材料 | 第18-19页 |
2.1.2 试剂、接头和引物 | 第19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19-20页 |
2.1.5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2.1.6 DNA母液的稀释和基因池制备 | 第21-22页 |
2.1.7 基因组DNA的酶切与连接 | 第22页 |
2.1.8 预扩和选扩反应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 | 第22-23页 |
2.1.9 选扩增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1.10 PCR产物电泳 | 第24-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2.2.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第26页 |
2.2.2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 | 第26-27页 |
2.2.3 单因素试验设计优化 | 第27-29页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梭罗草AFLP引物筛选和指纹图谱构建 | 第31-36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3.1.2 预扩增产物准备 | 第31-32页 |
3.1.3 选择性扩增引物筛选 | 第32页 |
3.1.4 引物筛选和指纹图谱构建 | 第32-33页 |
3.2 结果和分析 | 第33-35页 |
3.3 讨论 | 第35-36页 |
3.3.1 利用 AFLP 分子标记技术建立梭罗草的指纹图谱可行性分析 | 第35页 |
3.3.2 基于 AFLP 标记的梭罗草指纹图谱应用意义展望 | 第35-36页 |
第4章 梭罗草AFLP多态性分析 | 第36-4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36-38页 |
4.1.2 试剂、接头和引物 | 第38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4.1.4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4.2.1 多样性分析 | 第39-41页 |
4.2.2 聚类分析 | 第41-42页 |
4.2.3 遗传距离分析 | 第42页 |
4.3 讨论 | 第42-45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5-4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