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8页 |
1.1.1 枸杞概述 | 第10-11页 |
1.1.2 枸杞寄主上棉蚜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1.3 棉蚜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 第12-15页 |
1.1.4 棉蚜不同寄主遗传结构差异 | 第15-17页 |
1.1.5 蚜虫不同地理种群适应 | 第17-18页 |
1.1.6 微卫星标记在蚜虫种群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2.1 样品采集 | 第20-22页 |
2.1.1 采集地点 | 第20-21页 |
2.1.2 采集时间和方法 | 第21-22页 |
2.2 样品形态特征 | 第22页 |
2.3 三种寄主型棉蚜的生命表 | 第22-23页 |
2.4 棉蚜的转接试验 | 第23-24页 |
2.4.1 供试寄主植物 | 第23-24页 |
2.4.2 寄主转接试验 | 第24页 |
2.5 不同棉蚜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测定 | 第24-29页 |
2.5.1 提取棉蚜DNA方法的优化 | 第24-26页 |
2.5.2 SSR-PCR反应的优化 | 第26-29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2.6.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9页 |
2.6.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62页 |
3.1 枸杞棉蚜形态适应性特征 | 第30-33页 |
3.1.1 枸杞棉蚜外部形态特征 | 第30-31页 |
3.1.2 不同寄主种群棉蚜形态指标比较 | 第31-33页 |
3.1.3 不同寄主棉蚜类型的典则判别 | 第33页 |
3.2 棉蚜实验种群生态适应特征 | 第33-45页 |
3.2.1 三种原寄主棉蚜种群数量特征 | 第33-36页 |
3.2.2 棉蚜在转接寄主上的适合度 | 第36-42页 |
3.2.3 棉蚜在转接寄主上的生命表参数 | 第42-45页 |
3.3 枸杞棉蚜的遗传适应性特征 | 第45-62页 |
3.3.1 枸杞棉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筛选 | 第45-47页 |
3.3.2 微卫星(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47-50页 |
3.3.3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棉蚜遗传多样性 | 第50-6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62-65页 |
4.1 棉蚜对枸杞寄主的形态适应性 | 第62页 |
4.2 棉蚜对枸杞寄主的生态适应性 | 第62-63页 |
4.3 棉蚜对枸杞寄主的遗传适应性 | 第63-6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5-67页 |
5.1 棉蚜对枸杞寄主的形态适应性 | 第65页 |
5.2 棉蚜对枸杞寄主的生态适应性 | 第65页 |
5.3 棉蚜对枸杞寄主的遗传适应性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