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 水稻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 第8-11页 |
1.1 水稻雌配子的结构 | 第8-9页 |
1.2 水稻胚囊的发育 | 第9-11页 |
2 有关水稻雌配子的研究 | 第11-17页 |
2.1 水稻雌配子体突变体的研究 | 第11-14页 |
2.2 水稻雌性不育基因的研究 | 第14-17页 |
3 QTL 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第17-20页 |
3.1 定位群体的构建 | 第17-19页 |
3.2 分子标记的选择 | 第19-20页 |
3.3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20页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水稻雌配子半不育突变体m21的细胞学研究 | 第22-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1.2 碘一碘化钾染色法测定花粉育性 | 第22-23页 |
1.3 花粉离体培养方法测定花粉萌发率 | 第23页 |
1.4 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胚囊育性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2.1 水稻雌配子突变体m21花粉育性 | 第24-25页 |
2.2 胚囊育性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雌性半不育基因位点的分析 | 第28-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1.1 供试材料群体构建及田间种植 | 第28页 |
1.2 结实率的考察 | 第28页 |
1.3 叶片总DNA的提取及PCR分析 | 第28-31页 |
1.3.1 叶片总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1.3.2 PCR分析 | 第29-31页 |
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1-32页 |
1.5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QTL分析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2.1 育性考察 | 第32-34页 |
2.2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4-35页 |
2.3 半不育基因位点的鉴定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1 讨论 | 第37-38页 |
2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工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