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微电影广告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商业广告与消费文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3 消费文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视角 | 第18-26页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第18-20页 |
2.1.1 微电影、微电影广告 | 第18-19页 |
2.1.2 消费、消费文化、消费文化观念 | 第19-20页 |
2.2 主要理论视角 | 第20-26页 |
2.2.1 消费需求理论 | 第20-22页 |
2.2.2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 | 第22-24页 |
2.2.3 符号学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微电影广告中消费文化观念的抽样与内容分析 | 第26-55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26-28页 |
3.1.1 样本选取 | 第26页 |
3.1.2 分析单位 | 第26-27页 |
3.1.3 抽样方法 | 第27-28页 |
3.1.4 类目设置:编码表 | 第28页 |
3.2 微电影广告的内容分析 | 第28-37页 |
3.2.1 爱奇艺微电影频道解析 | 第28页 |
3.2.2 微电影广告的基本类目分析 | 第28-32页 |
3.2.3 微电影广告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32-36页 |
3.2.4 微电影广告中的消费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3.3 微电影广告呈现消费文化观念的内容分析 | 第37-55页 |
3.3.1 微电影广告中消费文化观念的总体呈现 | 第37-42页 |
3.3.2 微电影广告中消费文化观念的交叉分析 | 第42-55页 |
第四章 微电影广告呈现消费观念的文本分析 | 第55-63页 |
4.1 微电影广告文本的符号意义 | 第55-56页 |
4.2 微电影广告中消费文化观念传播的文本分析 | 第56-63页 |
4.2.1 《解冻热情》对个性化消费的推崇 | 第56-57页 |
4.2.2 《梦想,从心出发》对和谐消费观念的传达 | 第57-58页 |
4.2.3 《平衡》与《特殊婚礼》对传统消费观念的传承 | 第58-61页 |
4.2.4 《非你莫属》与《水果总动员》对享受类消费的宣扬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微电影广告呈现消费观念的理论视角分析 | 第63-68页 |
5.1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下消费观念的呈现 | 第63-65页 |
5.1.1 象征化消费传播对群体身份认同的强调 | 第64页 |
5.1.2 符号化消费传播对品牌与个性的凸显 | 第64-65页 |
5.1.3 日常化消费传播对消费体验的转变 | 第65页 |
5.2 消费需求理论下消费观念的趋势与问题 | 第65-68页 |
5.2.1 消费需要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 第66页 |
5.2.2 消费文化观念传播中体现的问题 | 第66-68页 |
结论与思考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