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3-15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3-14页
        1.3.2 调查法第14-15页
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15-19页
    2.1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分析第15-17页
        2.1.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5页
        2.1.2 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第15-16页
        2.1.3 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实效性第16页
        2.1.4 解决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第16-17页
    2.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可行性第17-19页
        2.2.1 国家政策的支持第17页
        2.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第17-18页
        2.2.3 教育设施的现代化第18页
        2.2.4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第18-19页
3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证调查第19-29页
    3.1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调查第19-27页
        3.1.1 调查设计第19页
        3.1.2 调查结果分析第19-26页
        3.1.3 调查结论第26-27页
    3.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分析第27-29页
        3.2.1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成效第27页
        3.2.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问题第27-29页
4 心理健康教育在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4页
    4.1 思想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第29-30页
    4.2 学生自身存在学习态度与心理特点第30-31页
    4.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品课程教学的整合存在难度第31页
    4.4 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第31-32页
    4.5 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评价有偏颇第32-34页
5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对策第34-39页
    5.1 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第34页
    5.2 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第34-35页
    5.3 利用教学内容,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第35-36页
    5.4 增设教学目标,重建目标评价体系第36-37页
        5.4.1 增设思想品德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第36-37页
        5.4.2 创建与目标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第37页
    5.5 建立师生间良好关系第37-39页
6 结束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年人NAFLD及血脂水平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胞质M-CSF通过激活PI3K/Akt/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