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专用机械与设备论文--其他专用机械与设备论文

液压圆锥破碎机关键零部件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液压圆锥破碎机工作流程及结构特点第14-17页
        1.4.1 液压圆锥破碎机工作流程第14-16页
        1.4.2 液压圆锥破碎机的结构特点第16-17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流程第17-18页
        1.5.1 课题研究内容第17页
        1.5.2 课题研究工作流程第17-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层压破碎理论及有限元理论第19-28页
    2.1 层压破碎物料运动特性分析第19-21页
    2.2 层压破碎基本理论第21-23页
        2.2.1 物料属性对破碎力的影响第21页
        2.2.2 粒度分布系数对破碎力的影响第21-22页
        2.2.3 压缩比对破碎力的影响第22-23页
    2.3 破碎力的计算第23-24页
    2.4 破碎力在各破碎层的分布情况第24-26页
    2.5 有限元理论概述第26-27页
        2.5.1 有限元理论的发展第26-27页
        2.5.2 有限元基本理论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定锥衬板的静力学分析第28-35页
    3.1 ANSYS-WORKBENCH软件简介第28-29页
    3.2 静力学分析基本理论第29页
        3.2.1 静力学分析基本概念第29页
        3.2.2 静力学分析基础第29页
    3.3 定锥衬板的静力学分析第29-33页
        3.3.1 模型的简化第29-30页
        3.3.2 模型的建立第30页
        3.3.3 添加材料特征第30-31页
        3.3.4 划分网格第31-32页
        3.3.5 约束及载荷的施加第32-33页
    3.4 计算结果分析第33-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定锥衬板的模态分析第35-40页
    4.1 模态分析第35页
    4.2 模态分析过程第35页
    4.3 定锥衬板的模态分析第35-36页
        4.3.1 定锥衬板的实体模型建立第35-36页
        4.3.2 约束的设置第36页
    4.4 定锥衬板的模态分析第36-38页
    4.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5章 圆柱滚子轴承的谐响应分析第40-47页
    5.1 谐响应分析的概念第40页
    5.2 谐响应分析求解方法第40页
    5.3 圆柱滚子轴承的谐响应分析第40-46页
        5.3.1 模型建立第40-41页
        5.3.2 添加材料的特征第41页
        5.3.3 接触对的设置第41-42页
        5.3.4 网格的划分第42-43页
        5.3.5 约束的施加第43页
        5.3.6 圆柱滚子轴承模态分析结果第43-45页
        5.3.7 载荷的施加第45-46页
    5.4 圆柱滚子轴承的谐响应分析结果第46页
    5.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疲劳分析及结构优化第47-59页
    6.1 疲劳分析第47-50页
        6.1.1 疲劳分析基本概念第47页
        6.1.2 疲劳分析基础第47-48页
        6.1.3 疲劳破坏第48-49页
        6.1.4 影响疲劳寿命的原因第49-50页
    6.2 材料的寿命曲线第50页
    6.3 连接件的的疲劳分析第50-52页
        6.3.1 连接件的实体模型建立第50-51页
        6.3.2 材料的添加第51页
        6.3.3 网格的划分第51页
        6.3.4 约束及载荷的施加第51-52页
    6.4 计算结果分析第52-54页
    6.5 定锥衬板的疲劳分析第54-55页
    6.6 定锥衬板的性能优化第55-57页
        6.6.1 定锥衬板的结构优化第55-56页
        6.6.2 加强筋型定锥衬板的模型第56页
        6.6.3 加强筋型定锥衬板的静力及疲劳分析第56-57页
    6.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2页
    7.1 全文总结第59-60页
    7.2 工作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南《投资法》的发展及其评析
下一篇:侵权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