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有关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有关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对特定地区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对特定领域的研究 | 第14页 |
五、有关豆制品安全监管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六、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 第15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豆制品 | 第15-16页 |
二、食品安全 | 第16页 |
三、食品安全监管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新意 | 第17-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新意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深圳市豆制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 第19-26页 |
第一节 监管工作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监管工作的核心内容 | 第21-24页 |
一、市场准入制 | 第21-22页 |
二、生产标准化 | 第22-23页 |
三、包装标识化 | 第23页 |
四、条件(贮存和运输)冷链化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监管工作的成效 | 第24-26页 |
一、产业水平得以提升 | 第24页 |
二、市场秩序有效好转 | 第24-25页 |
三、豆制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龙岗区豆制品安全监管工作个案分析 | 第26-44页 |
第一节 龙岗区豆制品安全监管工作概况 | 第26-29页 |
一、龙岗区的概况 | 第26页 |
二、豆制品生产经营的概况 | 第26-28页 |
三、政府监管工作的概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对龙岗区豆制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知状况实证调查 | 第29-36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29页 |
二、调查结果 | 第29-36页 |
第三节 龙岗区豆制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市场准入要求过高 | 第36-37页 |
二、简易包装豆制品无标可循 | 第37页 |
三、无证作坊生产的豆制品扰乱市场秩序 | 第37-38页 |
四、生产条件差 | 第38页 |
五、行业内恶性举报频发 | 第38-39页 |
第四节 龙岗区豆制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一、规章缺乏科学的评估 | 第39-40页 |
二、监管预见性弱 | 第40页 |
三、市场秩序不良 | 第40-41页 |
四、企业管理难度大 | 第41页 |
五、企业提升的动力不足 | 第41-42页 |
六、打击无证作坊效率低下 | 第42页 |
七、监管力量有限 | 第42-43页 |
八、信息披露力度不足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完善深圳市豆制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分析 | 第44-51页 |
第一节 优化监管的内容 | 第44-46页 |
一、强化规章评估的作用 | 第44-45页 |
二、增强监管的预见性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提高监管的实效 | 第46-49页 |
一、改善市场秩序 | 第46页 |
二、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 | 第46-47页 |
三、发挥行业协会的调节作用 | 第47-48页 |
四、高效打击无证作坊 | 第48页 |
五、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 | 第48页 |
六、推行分级分层监管 | 第48-49页 |
七、加大信息披露力度 | 第49页 |
第三节 培养豆制品生产经营者伦理道德观念 | 第49-51页 |
一、制定伦理道德标准 | 第50页 |
二、加强舆论引导 | 第50页 |
三、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