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哈山复杂构造带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创新点摘要第9-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山前带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2 山前带构造控藏作用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3 哈山构造带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第19-2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1.3.3 主要成果认识第21-23页
第2章 哈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第23-70页
    2.1 地层发育特征第23-26页
    2.2 构造特征第26-36页
        2.2.1 断裂特征第27-32页
        2.2.2 地质结构特征第32-36页
    2.3 构造演化特征第36-70页
        2.3.1 不整合面第36-43页
        2.3.2 构造变形恢复第43-51页
        2.3.3 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第51-70页
第3章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分布及演化的控制作用第70-94页
    3.1 油源对比第70-84页
        3.1.1 烃源岩沉积环境第70-74页
        3.1.2 烃源岩特征第74-77页
        3.1.3 原油特征第77-78页
        3.1.4 油源分析第78-84页
    3.2 有效烃源岩研究第84-94页
        3.2.1 推覆-冲断作用控制了烃源岩空间展布第84-88页
        3.2.2 构造演化及沉积补偿控制了烃源岩生烃演化第88-90页
        3.2.3 有效烃源岩厘定第90-94页
第4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输导要素配置及演化的控制作用第94-132页
    4.1 运移通道输导性评价第94-119页
        4.1.1 不整合输导分析第94-99页
        4.1.2 断裂输导性分析第99-113页
        4.1.3 砂体输导性分析第113-119页
    4.2 油气输导格架第119-132页
        4.2.1 油气运移系统划分第120-123页
        4.2.2 油气输导样式第123-132页
第5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聚集的控制作用第132-171页
    5.1 构造对储层的改造作用第132-137页
        5.1.1 构造微裂缝对储层的改造第132-136页
        5.1.2 风化淋滤对储层的改造作用第136页
        5.1.3 构造改造型储层发育模式第136-137页
    5.2 构造对成藏组合样式的控制作用第137-140页
        5.2.1 圈闭特征第137-139页
        5.2.2 成藏组合类型第139-140页
    5.3 构造对油气充注成藏的控制作用第140-150页
        5.3.1 油气充注特征第140-148页
        5.3.2 油气成藏期次第148-150页
    5.4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第150-159页
        5.4.1 原油稠化机理第150-153页
        5.4.2 油气成藏演化第153-159页
    5.5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第159-171页
        5.5.1 典型油藏解剖与探井分析第159-163页
        5.5.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第163-170页
        5.5.3 有利勘探区带优选第170-171页
主要结论第171-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84-186页
致谢第186-187页
作者简介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隧洞开挖对邻近水库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遥感技术的黔西北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