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工厂(车间)论文--生产技术管理论文

智慧制造环境下感知数据驱动的加工作业主动调度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第13-20页
        1.2.1 智慧制造相关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RFID在生产监测中的应用第14-16页
        1.2.3 基于传感器的刀具状态监测第16-18页
        1.2.4 深度学习第18页
        1.2.5 动态调度与主动调度第18-19页
        1.2.6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第19-20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0-22页
    1.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智慧制造模式第23-36页
    2.1 智慧装备第23-25页
    2.2 智慧制造体系架构第25-28页
        2.2.1 基于网络融合的智慧制造第25-26页
        2.2.2 基于社会信息物理系统的智慧制造第26-28页
    2.3 智慧制造的实现第28-35页
        2.3.1 实现智慧制造的社会环境第28-29页
        2.3.2 智慧制造的关键共性技术第29-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基于RFID的工件异常事件监测第36-54页
    3.1 智慧制造车间感知环境构建第36-37页
    3.2 RFID事件模型第37-39页
    3.3 RFID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第39-45页
        3.3.1 复杂事件处理系统第39-40页
        3.3.2 RFID数据清洗第40-43页
        3.3.3 面向实时的工件异常事件监测第43-45页
    3.4 实验与分析第45-53页
        3.4.1 综合数据清洗实验与分析第46-50页
        3.4.2 工件异常事件监测仿真实验第50-51页
        3.4.3 工件异常事件监测物理实验第51-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无线加速度计的刀具状态监测第54-80页
    4.1 刀具状态监测框架第54-56页
    4.2 实验装置与数据采集第56-59页
    4.3 信号预处理第59-64页
        4.3.1 小波变换第59-60页
        4.3.2 小波去噪第60-64页
    4.4 特征提取第64-70页
        4.4.1 时域特征提取第64-65页
        4.4.2 频域特征提取第65-66页
        4.4.3 时频域特征提取第66-70页
    4.5 特征选择第70-71页
    4.6 建立预测模型第71-75页
        4.6.1 神经模糊网络架构第72-73页
        4.6.2 神经模糊网络学习算法第73-75页
    4.7 刀具磨损监测与剩余寿命预测第75-79页
        4.7.1 基于神经模糊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与剩余寿命预测第75-77页
        4.7.2 刀具磨损和剩余使用寿命的人机接口第77-78页
        4.7.3 不同预测模型比较第78-79页
    4.8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状态监测第80-105页
    5.1 深度学习模型第80-95页
        5.1.1 堆栈式自动编码器第81-83页
        5.1.2 深度置信网络第83-86页
        5.1.3 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第86-90页
        5.1.4 深度增强学习第90-92页
        5.1.5 卷积神经网络第92-94页
        5.1.6 模型比较第94-95页
    5.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第95-99页
        5.2.1 刀具磨损监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第95-97页
        5.2.2 刀具磨损监测流程第97-99页
    5.3 实验与分析第99-104页
        5.3.1 深度学习平台与数据库第100页
        5.3.2 卷积神经网络不同模型比较第100-103页
        5.3.3 卷积神经网络与传统神经网络比较第103-104页
    5.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六章 智慧车间加工作业的主动调度第105-134页
    6.1 调度模型分类第105-106页
    6.2 智慧车间加工作业感知环境构建第106-108页
    6.3 主动调度方案第108-121页
        6.3.1 加工作业的调度数学模型第108-109页
        6.3.2 主动调度框架第109-111页
        6.3.3 主动调度策略第111-112页
        6.3.4 主动调度算法第112-121页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21-133页
        6.4.1 加工作业原型平台第121-122页
        6.4.2 系统验证参数设定第122-123页
        6.4.3 加工机器与AGV的集成调度第123-127页
        6.4.4 主动调度结果与分析第127-133页
    6.5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总结与展望第134-137页
    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34-136页
    2 后续研究展望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1-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附件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补型能源合作模式研究--以中加能源合作为例
下一篇:恐怖主义议题安全化与美国反恐政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