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G-四链体DNA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 第9-11页 |
1.2.1 G-四链体DNA的结构 | 第9-10页 |
1.2.2 G-四链体DNA的生物学功能 | 第10-11页 |
1.3 金属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3.1 金属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的作用模式 | 第12-13页 |
1.3.2 以G-四链体DNA为靶点的金属配合物 | 第13-17页 |
1.4 金属有机笼与G-四链体DNA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紫外吸收光谱 | 第17页 |
1.4.2 圆二色光谱 | 第17-18页 |
1.4.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 第18-19页 |
1.4.4 细胞毒性分析 | 第19页 |
1.5 选题意义及设计思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柔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对映体的合成及与核酸相互作用 | 第21-48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8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3 柔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的合成 | 第23-26页 |
2.2.4 柔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与G4-DNA的相互作用 | 第26-27页 |
2.2.5 柔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的细胞毒性检测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7页 |
2.3.1 柔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的红外光谱及圆二色光谱 | 第28-29页 |
2.3.2 柔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2.3.3 紫外光谱滴定 | 第31-34页 |
2.3.4 圆二色光谱 | 第34-37页 |
2.3.5 FRET熔点实验 | 第37-42页 |
2.3.6 紫外job plot分析 | 第42-44页 |
2.3.7 作用机理 | 第44页 |
2.3.8 柔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的细胞毒性测定 | 第44-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刚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的合成及与核酸相互作用 | 第48-69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4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3.2.3 刚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 1-7 的合成 | 第50-52页 |
3.2.4 刚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 1-7 与G4-DNA的相互作用 | 第52-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7页 |
3.3.1 刚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 5-7 的红外 | 第53-54页 |
3.3.2 刚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5的~1H NMR | 第54页 |
3.3.3 刚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 5-7 的质谱 | 第54-55页 |
3.3.4 刚性四面体金属有机笼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3.3.5 紫外光谱滴定 | 第56-59页 |
3.3.6 圆二色光谱 | 第59-62页 |
3.3.7 FRET熔点实验 | 第62-66页 |
3.3.8 作用机理 | 第66-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刚性立方体金属有机笼的合成及与核酸相互作用 | 第69-82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0-73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70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70-71页 |
4.2.3 Zn-TAPP和金属卟啉立方体笼8和 9 的合成 | 第71-72页 |
4.2.4 金属卟啉立方体笼 8-9 与G4-DNA的相互作用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0页 |
4.3.1 刚性金属卟啉立方体笼8和 9 的红外 | 第73-75页 |
4.3.2 卟啉金属立方体笼8和 9 的1H NMR | 第75页 |
4.3.3 紫外光谱滴定 | 第75-77页 |
4.3.4 圆二色光谱 | 第77-78页 |
4.3.5 FRET熔点实验 | 第78-80页 |
4.3.6 作用机理 | 第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82-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附录B:晶体数据 | 第93-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