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保荐人制度概述 | 第8页 |
1.1.2 保荐人制度的重要性 | 第8-10页 |
1.1.3 保荐人违规及选择性执行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1 保荐人信用监管的选择性执行的理论分析 | 第13-14页 |
1.4.2 保荐人信用监管选择性执行的实证研究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特色与主要创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6-21页 |
2.1 有关选择性执行的研究回顾 | 第16-17页 |
2.2 有关证券市场环境与信用监管的选择性执行的研究回顾 | 第17页 |
2.3 有关政治关系与信用监管的选择性执行的研究回顾 | 第17-18页 |
2.4 选择性执行的经济后果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我国保荐信用监管概览 | 第21-27页 |
3.1 保荐监管制度概述 | 第21-22页 |
3.1.1 证券发行监管制度 | 第21页 |
3.1.2 保荐人监管制度 | 第21-22页 |
3.2 中国证监会信用监管处罚公告分析 | 第22-27页 |
第四章 保荐人信用监管的选择性执行的经验分析 | 第27-47页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7-30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30-39页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4.2.2 执法效率的衡量指标选取 | 第31页 |
4.2.3 基于案例的经验证据 | 第31-36页 |
4.2.4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第36-39页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47-48页 |
5.3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