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金属矿开采论文--露天矿开采法论文

弓长岭大阳沟高台阶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2页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0-12页
        1.2.2 排土场稳定性研究与分析第12页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4页
2.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方法研究第14-22页
    2.1 极限平衡法计算原理及程序第14-17页
        2.1.1 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第14-16页
        2.1.2 GeoStudio软件简介第16-17页
    2.2 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第17-20页
        2.2.1 FLAC~(3D)基本原理第17-20页
        2.2.2 计算步骤第20页
    2.3 小结第20-22页
3. 元胞自动机第22-31页
    3.1 元胞自动机理论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发展情况第22-23页
        3.1.1 元胞自动机理论的研究意义第22页
        3.1.2 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2-23页
    3.2 元胞自动机理论第23页
    3.3 元胞自动机介绍第23-27页
        3.3.1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第24-26页
        3.3.2 元胞自动机的特征第26-27页
    3.4 模拟排土场颗粒分布结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第27-30页
    3.5 小结第30-31页
4. 排土场散体材料粒径组成分布规律研究第31-41页
    4.1 粒径测量方法第31-32页
        4.1.1 筛分法第31-32页
        4.1.2 直接测量法第32页
    4.2 现场取样调查及结果分析第32-40页
        4.2.1 排土场粒径分布调查第32-33页
        4.2.2 排土场粒径分布规律分析第33-40页
    4.3 小结第40-41页
5. 弓长岭大阳沟高台阶排土场稳定性分析第41-59页
    5.1 排土场概况第41页
    5.2 排土场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滑坡模式分析第41-43页
        5.2.1 排土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1-42页
        5.2.2 排土场潜在滑坡模式分析第42-43页
    5.3 本构模型的选取第43-45页
    5.4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第45-57页
        5.4.1 高台阶排土场的粒径分级现象第45页
        5.4.2 排土场边坡模型的建立第45页
        5.4.3 模型参数的选取第45-48页
        5.4.4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生成及导入第48-49页
        5.4.5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49-57页
    5.5 采用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第57-58页
        5.5.1 模型的建立第57-58页
        5.5.2 模型参数的选取第58页
        5.5.3 模型计算结果第58页
        5.5.4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58页
    5.6 小结第58-5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6.1 主要结论第59-60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固本解毒法治疗脓毒症(瘀毒内阻、正气虚衰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补脾益气理肺法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