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低浓度鼠李糖脂的自聚集及对多孔介质中十二烷的增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地下水污染概况第12-15页
        1.1.1 地下水污染定义第12页
        1.1.2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来源第12-13页
        1.1.3 国内地下水污染状况第13-15页
    1.2 地下含水层多孔介质第15-17页
        1.2.1 多孔介质的概念第15页
        1.2.2 地下含水层的概念第15-16页
        1.2.3 饱和带和包气带第16-17页
    1.3 有机污染含水层的生物修复第17-20页
        1.3.1 微生物修复的概念第17页
        1.3.2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种类第17-18页
        1.3.3 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原理第18页
        1.3.4 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第18-20页
    1.4 生物表面活性剂第20-23页
        1.4.1 概念第20页
        1.4.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第20-21页
        1.4.3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形态第21页
        1.4.4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第21-23页
    1.5 非水相液体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第23-24页
        1.5.1 LNAPLs的迁移第23页
        1.5.2 DNAPLs的迁移第23-24页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低浓度鼠李糖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研究第25-38页
    2.1 实验材料第26页
        2.1.1 实验试剂第26页
        2.1.2 实验仪器第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2.1 鼠李糖脂二糖脂溶液CMC和电导率的测定第26-27页
        2.2.2 鼠李糖脂二糖脂聚集体的粒径和表面zeta电位测定第27页
        2.2.3 冷冻透射电镜测试第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2.3.1 鼠李糖二糖脂在不同pH条件下的CMC和电导率第27-29页
        2.3.2 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和表面zeta电位第29-32页
        2.3.3 冷冻透射电镜检测结果和聚集体粒径分布第32-37页
    2.4 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低浓度鼠李糖脂对饱和多孔介质中剩余饱和度十二烷迁移的影响第38-47页
    3.1 实验材料第39页
        3.1.1 实验试剂第39页
        3.1.2 实验仪器第39页
    3.2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2.1 玻璃珠的处理第39-40页
        3.2.2 十二烷标准曲线的制作第40页
        3.2.3 一维流场柱实验第40-41页
        3.2.4 样品处理及测定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4.1 结论第47页
    4.2 认识和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系统振荡分析及解列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性纳米零价铁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效能与行为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