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7页 |
1.2.1 植被蒸腾研究 | 第8-11页 |
1.2.2 林地土壤蒸发研究 | 第11-13页 |
1.2.3 林分蒸散研究 | 第13-15页 |
1.2.4 彭曼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2.3 气候条件 | 第17页 |
2.4 水文条件 | 第17页 |
2.5 植被条件 | 第17-19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4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3.2.1 样地设置 | 第19页 |
3.2.2 样地调查 | 第19-20页 |
3.2.3 野外观测 | 第20-21页 |
3.2.4 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3.3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45页 |
4.1 天然白桦次生林蒸散特征 | 第24-33页 |
4.1.1 蒸腾特征变化 | 第24-31页 |
4.1.2 蒸发特征变化 | 第31-32页 |
4.1.3 蒸散特征变化 | 第32-33页 |
4.2 天然白桦次生林蒸散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0页 |
4.2.1 冠层净辐射 | 第33-35页 |
4.2.2 空气温度 | 第35-36页 |
4.2.3 空气湿度 | 第36-38页 |
4.2.4 风速 | 第38-40页 |
4.3 天然白桦次生林实际蒸散与潜在蒸散研究分析 | 第40-45页 |
4.3.1 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测定潜在蒸散 | 第40-42页 |
4.3.2 天然白桦次生林潜在蒸散与实际蒸散回归拟合 | 第42-4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5-48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讨论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