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壮壮导演风格与艺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上篇 | 第8-28页 |
第一章 语言革命与《盗马贼》的时代 | 第8-14页 |
一 对于一个盗马贼的立场 | 第9-10页 |
二 堆砌的叙述 | 第10-12页 |
三 视觉的节奏 | 第12-13页 |
四 与纪实美学的有待商榷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经典好莱坞与《蓝风筝》时代 | 第14-20页 |
一 冷静的旁观者 | 第15-16页 |
二 封闭的象征 | 第16-17页 |
1 象征的广泛运用 | 第16页 |
2 封闭性的叙事 | 第16-17页 |
三 以经典好莱坞为例 | 第17-18页 |
四 夹缝中的求索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东方传统美学与《吴清源》时代 | 第20-28页 |
一 为什么是小城之春 | 第20-21页 |
二 德拉姆:一种悖论引发的议论 | 第21-22页 |
三 与意境有关 | 第22-23页 |
四 电影《吴清源》 | 第23-28页 |
下篇 | 第28-40页 |
第一章 田壮壮电影意识形态的变迁 | 第28-34页 |
一 双重缺席的旗帜 | 第28-30页 |
二 救赎还是陷落 | 第30-32页 |
三 信仰的乌托邦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田壮壮电影的接受问题 | 第34-40页 |
一 田壮壮电影的接受状况 | 第34-35页 |
二 田壮壮电影接受与"故事"的关系 | 第35-36页 |
三 导演对观众接受的态度 | 第36-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田壮壮导演作品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