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碳/环氧编织复合材料层合板拉脱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第9-14页
        1.1.1 碳纤维复合材料第9-11页
        1.1.2 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第11-12页
        1.1.3 层合板拉脱破坏模式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机械连接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层合板拉脱特性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4 复合材料渐进损伤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相关理论知识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力学理论第20-29页
        2.2.1 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模型第20-22页
        2.2.2 单层板应力应变关系第22-23页
        2.2.3 单层板的强度及失效判据第23-27页
        2.2.4 经典层合板理论第27-29页
    2.3 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损伤理论及分析方法第29-33页
        2.3.1 渐进损伤理论第29-30页
        2.3.2 材料失效准则第30-31页
        2.3.3 材料退化方案第31-32页
        2.3.4 渐进损伤分析方法第32-33页
    2.4 有限元分析相关知识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拉脱性能试验研究第36-51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试验方法第36-41页
        3.2.1 材料和试验件第37-38页
        3.2.2 试验环境第38页
        3.2.3 试验设备第38-39页
        3.2.4 试验过程第39-40页
        3.2.5 典型试验现象第40-41页
    3.3 温湿度条件对层合板拉脱性能的影响第41-46页
        3.3.1 室温干态条件第42页
        3.3.2 高温湿热条件第42-44页
        3.3.3 低温干态条件第44-45页
        3.3.4 试验结果对比第45-46页
    3.4 复合材料板厚度对拉脱强度的影响第46-50页
        3.4.1 试验现象第46-47页
        3.4.2 试验结果对比第47-48页
        3.4.3 损伤检测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拉脱破坏数值模拟第51-72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用户自定义子程序第51-54页
        4.2.1 失效判据第51-53页
        4.2.2 材料退化方法第53-54页
    4.3 复合材料层合板拉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4-58页
        4.3.1 几何参数及材料属性第54-56页
        4.3.2 装配及分析步第56页
        4.3.3 材料方向第56页
        4.3.4 载荷及相互作用第56-57页
        4.3.5 网格划分第57页
        4.3.6 引用子程序第57-58页
    4.4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58-63页
        4.4.1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58-60页
        4.4.2 层合板损伤过程分析第60-63页
    4.5 层内损伤起始与扩展第63-66页
        4.5.1 纤维拉伸破坏第63-64页
        4.5.2 纤维压缩失效第64页
        4.5.3 基体拉伸失效第64-65页
        4.5.4 基体压缩失效第65-66页
    4.6 构件几何参数对拉脱失效载荷的影响第66-70页
        4.6.1 夹具约束范围的影响第66-68页
        4.6.2 沉头平齐度的影响第68-70页
    4.7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5页
    5.1 总结第72-73页
    5.2 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种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阿茨海默症模型中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作用
下一篇: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