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地表水中特征性有机污染物固相萃取概述 | 第12-14页 |
1.3 地表水中特征性有机污染物仪器分析现状 | 第14-18页 |
1.3.1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第14-15页 |
1.3.2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 第15-18页 |
1.4 地表水中异味物质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4.1 感官分析法 | 第21-22页 |
1.4.2 仪器分析法 | 第22页 |
1.4.3 综合分析法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地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和氨基甲酸酯农药同步萃取技术研究 | 第25-48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样品采集及保存 | 第26-27页 |
2.3 仪器与试剂 | 第27-30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3.2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3.3 标准溶液配制 | 第28页 |
2.3.4 仪器条件 | 第28-30页 |
2.4 前处理 | 第30-32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2-47页 |
2.5.1 前处理条件优化 | 第32-38页 |
2.5.1.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第32-33页 |
2.5.1.2 水样酸碱度的选择 | 第33-34页 |
2.5.1.3 萃取速度的选择 | 第34-35页 |
2.5.1.4 脱水方法的选择 | 第35-36页 |
2.5.1.5 淋洗量的选择 | 第36-37页 |
2.5.1.6 淋洗速度的选择 | 第37-38页 |
2.5.2 方法的线性、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 | 第38-43页 |
2.5.3 实际水样的测定 | 第43-47页 |
2.6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APGC-QTOF测定地表水中的特征性有机污染物 | 第48-71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3.2.3 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49-50页 |
3.2.4 仪器条件 | 第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70页 |
3.3.1 仪器条件的优化 | 第50-52页 |
3.3.2 QTOF质量窗口提取优势 | 第52-55页 |
3.3.3 APGC-QTOF一级数据库的建立 | 第55-57页 |
3.3.4 精密度和线性相关 | 第57-61页 |
3.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61-66页 |
3.3.6 未知物质的鉴定 | 第66-70页 |
3.4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气相色谱-质谱/嗅辨法同步分析地表水中特征异味物质初探 | 第71-82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2-73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72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72-73页 |
4.2.3 仪器条件 | 第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1页 |
4.3.1 同步分析方法原理 | 第73-74页 |
4.3.2 嗅辨标准物质定性识别 | 第74-75页 |
4.3.3 环境人为源标准物质半定量初步识别 | 第75-77页 |
4.3.4 实际水样嗅辨 | 第77-81页 |
4.4 小结 | 第81-82页 |
总结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