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证明标准和民事诉讼特殊待证事实的概念 | 第11-21页 |
(一)证明标准的基本理论 | 第11-18页 |
(二)民事特殊待证事实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二、英美法系关于民事特殊待证事实的证明标准 | 第21-25页 |
(一)英国证明标准 | 第22-24页 |
(二)美国的证明标准 | 第24-25页 |
三、民事特殊待证事实证明标准在我国的适用 | 第25-35页 |
(一)适用的条件 | 第25-29页 |
(二)适用范围 | 第29页 |
(三)适用事项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四、我国特殊待证事实证明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特殊待证事实的范围过于狭窄 | 第35-36页 |
(二)特殊待证事实证明标准过高 | 第36-37页 |
(三)证明标准的层次性较弱 | 第37-38页 |
五、我国特殊待证事实证明标准的完善 | 第38-43页 |
(一)适当扩大特殊待证事实的范围 | 第38-39页 |
(二)适当降低特殊待证事实的证明标准 | 第39-40页 |
(三)将部分待证事实的证明标准降至高度盖然性以下,即实行盖然性占优标准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