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地方性法规清理概述 | 第13-18页 |
(一) 地方性法规清理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 第13-16页 |
1. 地方性法规清理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地方性法规清理的特点 | 第14-15页 |
3. 地方性法规清理的功能 | 第15-16页 |
(二) 地方性法规清理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1. 开展法规清理是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 第16页 |
2. 开展法规清理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6-17页 |
3. 开展法规清理是推进地方科学立法的必然要求 | 第17页 |
4. 开展法规清理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必然要求 | 第17-18页 |
二、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一) 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的立法现状及有关规定 | 第18-19页 |
1. 立法法等法律中对地方性法规清理的原则性规定 | 第18页 |
2. 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对地方性法规清理的具体规定 | 第18-19页 |
(二) 地方性法规清理模式及实践现状 | 第19-21页 |
1. 不定期清理模式 | 第20页 |
2. 定期清理模式 | 第20-21页 |
(三) 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21-24页 |
1. 定期清理机制名存实亡 | 第21-22页 |
2. 清理标准过于原则 | 第22页 |
3. 公众参与不足 | 第22-23页 |
4. 清理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缺乏有效衔接 | 第23-24页 |
三、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的完善 | 第24-35页 |
(一) 健全定期清理的长效机制 | 第24-26页 |
1. 明确清理周期 | 第24页 |
2. 明确清理程序 | 第24-26页 |
(二) 建立具体的清理标准 | 第26-29页 |
1. 建立具体清理标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2. 具体清理标准分类 | 第27-29页 |
(三) 完善地方性法规清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 第29-31页 |
1. 完善有关信息公开制度 | 第29页 |
2. 扩展社会公众参与途径 | 第29-30页 |
3. 发挥专家学者作用 | 第30-31页 |
4. 健全意见反馈制度 | 第31页 |
(四) 实现清理制度与相关工作制度的有效衔接 | 第31-35页 |
1. 与执法检查制度有效衔接 | 第32页 |
2. 与立法后评估制度有效衔接 | 第32-33页 |
3. 与人大代表议案、公众建议办理制度有效衔接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