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会计准则变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导论第12-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4页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4-16页
     ·研究框架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创新之处第16页
     ·不足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会计准则变迁研究文献综述第18-36页
   ·会计准则缘起的研究第18-21页
     ·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第18-20页
     ·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第20-21页
     ·效用最大化的需要第21页
   ·会计准则实质的研究第21-23页
     ·技术规范:会计准则运用视角的界定第21-22页
     ·约束机制:公司治理视角的界定第22-23页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第23-25页
   ·会计准则制定的研究第25-31页
     ·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第25-28页
     ·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第28-30页
     ·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第30-31页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第31-36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第31-34页
     ·演化经济学:会计准则变迁研究的新思路第34-36页
第3章 演化经济学与会计准则变迁第36-77页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基本假设与核心范畴第36-43页
     ·理论渊源第36-39页
     ·基本假设第39-41页
     ·核心范畴第41-43页
   ·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方法第43-55页
     ·自组织理论第43-45页
     ·演化博弈论第45-53页
     ·自组织理论与演化博弈论的比较第53-55页
   ·会计准则的概念界定及其变迁第55-73页
     ·会计准则的概念界定第55-56页
     ·美国会计准则变迁第56-63页
     ·国际会计准则变迁第63-68页
     ·中国会计准则变迁第68-73页
   ·演化经济学研究会计准则变迁的适用性第73-77页
     ·演化经济学的可行性分析第73-74页
     ·演化经济学的优势分析第74-75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第75-77页
第4章 自组织演化:会计准则变迁的内生性本质第77-93页
   ·制度变迁自组织思想渊源: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第77-78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自组织本质第78-84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非线性特征第79-82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自组织原理第82-84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第84-93页
     ·自组织演化前提:开放和远离平衡第84-85页
     ·自组织演化动力:竞争与协同第85-88页
     ·自组织演化诱因:涨落第88-90页
     ·自组织演化路径:分叉和环境选择第90-93页
第5章 演化博弈:会计准则变迁的内生性解释第93-116页
   ·演化博弈论在制度变迁分析中的运用第93-95页
   ·会计准则演化博弈分析的可能性第95-98页
     ·演化博弈论在制度变迁研究中的优势:均衡与演化的桥梁第95页
     ·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框架第95-97页
     ·会计准则演化博弈分析的理论依据第97-98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演化博弈第98-116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基本模型第98-99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最优反应动态模型第99-104页
     ·会计准则变迁的复制动态模型第104-116页
第6章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迁:演化经济学视角的验证第116-127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迁分析第116-120页
     ·准备阶段: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迁动力形成第116-117页
     ·列报和披露阶段:涨落触发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迁第117-118页
     ·确认和计量阶段:分叉和环境选择的会计准则变迁第118-120页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迁分析第120-127页
     ·准备阶段: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讨价还价"第121-123页
     ·列报和披露阶段: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惩戒"第123-125页
     ·确认和计量阶段: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惩戒"与"奖励"并重第125-127页
第7章 演化分析框架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第127-143页
   ·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会计准则变迁影响因素第127-132页
     ·自组织力量的影响因素第127-128页
     ·外建构力量的影响因素第128-131页
     ·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第131-132页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第132-136页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动态目标:效率与公平的追求第133-134页
     ·"效率"与"公平"的体现:具体境地和兼顾标准第134-136页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理想追求与现实选择第136-140页
     ·理想的制定主体:自组织力量与外建构力量的结合第137-138页
     ·理想的制定程序:应循程序与"异常会计问题"制定程序的结合第138-139页
     ·一种现实选择:趋于"效率"与"公平"的途径第139-140页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第140-143页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主体与程序第140-141页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途径第141-143页
结论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博士在读期间直接构成博士论文的科研成果第153-154页
后记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