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公共财政预算公开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21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第13-16页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2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3. 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一) 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的基本概念 | 第21-23页 |
1. 公共财政 | 第21页 |
2. 政府预算 | 第21-22页 |
3. 预算公开 | 第22-23页 |
(二) 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的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3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3.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3-25页 |
二、包头市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现状 | 第25-30页 |
(一) 新《预算法》对预算公开的要求 | 第25-26页 |
(二) 包头市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现状 | 第26-30页 |
1. 市本级政府预算及部门预算公开稳步推进 | 第26-28页 |
2. 旗县区预算信息逐步公开 | 第28页 |
3. 公开内容逐渐丰富 | 第28-30页 |
三、包头市公共财政预算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9页 |
(一) 包头市公共财政预算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1. 预算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 | 第30页 |
2. 预算公开的形式不够完善 | 第30-31页 |
3. 预算公开的时效性有待提高,各旗县区进度不一 | 第31-32页 |
4. 预算公开的程序较为简单,没有实现全过程公开 | 第32-33页 |
5. 预算公开的绩效考核机制尚未建立 | 第33-34页 |
(二) 包头市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程度低的原因 | 第34-39页 |
1. 政府的公开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 | 第34-35页 |
2. 预算公开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 第35-36页 |
3. 预算编制、执行机制有待完善 | 第36-37页 |
4. 预算公开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 第37-39页 |
四、国内外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的经验和启示 | 第39-45页 |
(一) 国外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的经验 | 第39-41页 |
1. 美国的政府预算公开 | 第39-40页 |
2. 英国的政府预算公开 | 第40页 |
3. 日本的政府预算公开 | 第40-41页 |
(二) 国内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的实践与探索 | 第41-42页 |
1. 河南省焦作市 | 第41-42页 |
2. 上海市闵行区 | 第42页 |
(三) 国内外公共财政预算公开启示 | 第42-45页 |
1.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前提 | 第42-43页 |
2. 科学的预算编制制度是根本 | 第43页 |
3. 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助推器 | 第43页 |
4. 丰富的公开手段是保障 | 第43-45页 |
五、推进包头市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的对策建议 | 第45-56页 |
(一) 提升对预算公开的认识 | 第45-47页 |
1. 强化预算公开意识 | 第45-46页 |
2. 营造预算公开的社会舆论环境 | 第46页 |
3. 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 第46-47页 |
(二) 加强预算公开的法律制度建设 | 第47-49页 |
1. 加快预算法律体系建设 | 第47-48页 |
2. 健全预算公开的工作制度 | 第48页 |
3. 健全对预算公开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 第48-49页 |
(三) 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 第49-53页 |
1. 提高预算公开内容的“质”与“量” | 第49-51页 |
2.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提高公开信息的科学性 | 第51页 |
3. 改进预算公开的形式,拓宽预算信息公开的渠道 | 第51-53页 |
(四) 加强对预算公开的监督 | 第53-56页 |
1. 改进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形式 | 第53-54页 |
2. 提升审计在预算监督中的地位 | 第54页 |
3. 社会监督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