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0.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 历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评介 | 第17-21页 |
1.1 2006-2011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调整状况 | 第17-19页 |
1.2 2011年下半年-2015年存款准备金调整状况 | 第19-21页 |
2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对CPI和GDP影响分析 | 第21-39页 |
2.1 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对CPI的影响 | 第21-32页 |
2.1.1 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 第21-25页 |
2.1.2 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 | 第25-32页 |
2.2 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对GDP的影响 | 第32-39页 |
2.2.1 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 第32-33页 |
2.2.2 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 | 第33-39页 |
3 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的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3.1 法定存款准备会率不是影响货币乘数的唯一因素 | 第39-42页 |
3.1.1 货币乘数的构成 | 第39-40页 |
3.1.2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 第40页 |
3.1.3 现金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4 定活存款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及资金来源结构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 宣告效应的警示性与时滞效应对政策效果的削弱 | 第44-45页 |
3.4 存款准备金制度自身缺陷 | 第45-47页 |
4 进一步增强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的对策 | 第47-50页 |
4.1 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 第47-48页 |
4.2 扩大法定存款准备金征收范围 | 第48页 |
4.3 发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导向作用与创新准备金调控思路 | 第48-49页 |
4.4 完善存款准备金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 第49页 |
4.5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