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论文

基于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的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的研究第12-36页
    1.1 超短激光脉冲技术第12-19页
        1.1.1 飞秒脉冲的产生第13-14页
        1.1.2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第14-15页
        1.1.3 飞秒脉冲测量技术第15-19页
    1.2 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行为第19-28页
        1.2.1 多光子电离第20-23页
        1.2.2 隧穿电离和越垒电离第23-26页
        1.2.3 非顺序双电离第26-28页
    1.3 氢分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行为第28-34页
        1.3.1 氢分子单电离第28-31页
        1.3.2 氢分子双电离第31-34页
    1.4 本文工作第34-36页
第二章 实验装置第36-54页
    2.1 COLTRIMS的搭建第37-45页
        2.1.1 真空系统第38-40页
        2.1.2 超声分子束第40-42页
        2.1.3 离子电子动量测量系统第42-45页
    2.2 载波-包络相位稳定的周期量级飞秒激光器系统第45-51页
        2.2.1 腔外压缩系统第45页
        2.2.2 载波-包络相位锁定控制系统第45-51页
    2.3 信号采集和处理第51-54页
        2.3.1 信号甄别系统第51-52页
        2.3.2 信号采集系统第52页
        2.3.3 动量计算第52-53页
        2.3.4 系统测试第53-54页
第三章 超短脉冲激光场下氢分子双电离动力学的研究第54-64页
    3.1 研究背景第54-55页
    3.2 实验方案第55-5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原子电离过程中载波-包络相位效应的研究第64-78页
    4.1 研究背景第64-66页
    4.2 实验研究第66-68页
        4.2.1 实验方案第66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66-68页
    4.3 理论研究第68-76页
        4.3.1 半经典理论第69页
        4.3.2 SFA论第69-70页
        4.3.3 CVA理论第70-71页
        4.3.4 结果与讨论第71-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芍总苷脂质体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分子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寻踪自主神经丛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PANP)术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