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一、研究内容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一、创新之处第12页
        二、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3-18页
    第一节 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一、整体上市概念界定第13页
        二、整体上市动因研究第13-14页
        三、整体上市模式第14页
        四、整体上市绩效研究第14-15页
    第二节 整体上市基础理论第15-18页
        一、效率理论第15-16页
        二、交易费用理论第16-17页
        三、规模经济理论第17页
        四、市场势力理论第17-18页
第三章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概况第18-27页
    第一节 整体上市参与各方基本情况第18-19页
        一、安徽建工集团基本情况第18页
        二、安徽水利基本情况第18-19页
        三、水建总公司基本情况第19页
    第二节 整体上市背景及目的第19-21页
        一、整体上市背景第19-20页
        二、整体上市目的第20-21页
    第三节 整体上市具体方案第21-24页
        一、吸收合并的发行数量及认购方式第21-22页
        二、募集配套资金的发行数量及认购方式第22-24页
    第四节 整体上市过程第24-27页
        一、整体上市前期准备第24-25页
        二、整体上市实施进程第25-27页
第四章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案例效应分析第27-36页
    第一节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效应第27-30页
        一、集团主业资产整体上市,全面体现集团资产的市场价值第27页
        二、协同效应明显第27-28页
        三、减少关联交易,提高上市公司独立性第28页
        四、行业地位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第28页
        五、市场表现良好,实现较好超额收益第28-30页
    第二节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过程中的特色做法第30-34页
        一、选择了适当的整体上市模式第30-31页
        二、实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第31-32页
        三、提供了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保障流通股东利益第32页
        四、吸收合并方式助力上市公司协同发展第32-34页
    第三节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过程中的不足第34-36页
        一、尚未完成所有资产整体上市第34页
        二、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第34-36页
第五章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带来的启示与建议第36-39页
    第一节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带来的启示第36-37页
        一、结合自身情况,优选适当的整体上市方式第36页
        二、同步推进混合所有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36-37页
        三、整体上市资产估值要合理第37页
        四、配套融资,助力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第37页
    第二节 相关建议第37-39页
        一、正确认识整体上市,防止一股独大第38页
        二、完善相关制度,严格把控注入资产的质量第38页
        三、要重视内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自身免疫性肌病心脏损害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