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DL营销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2 精准营销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21-27页 |
2.1 UDL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1.1 UDL简介 | 第21页 |
2.1.2 DL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 DL营销的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1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 | 第22页 |
2.2.2 UDL营销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2.3 图书馆营销理论 | 第22-23页 |
2.2.4 SWOT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3 精准营销理论综述 | 第23-25页 |
2.3.1 精准营销的内涵 | 第23-24页 |
2.3.2 精准营销的特征 | 第24页 |
2.3.3 精准营销的任务 | 第24-25页 |
2.3.4 精准营销的运营体系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UDL资源服务的精准营销分析 | 第27-37页 |
3.1 UDL资源服务的市场特点 | 第27页 |
3.1.1 交换的对象是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和服务 | 第27页 |
3.1.2 教师和学生是UDL市场消费者的主体 | 第27页 |
3.1.3 社会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 第27页 |
3.1.4 资源服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 第27页 |
3.2 UDL资源服务的精准营销与大众化营销对比 | 第27-28页 |
3.2.1 精准营销更关心UDL用户的长久利益 | 第27-28页 |
3.2.2 精准营销是定量营销 | 第28页 |
3.2.3 精准营销强调个性化沟通 | 第28页 |
3.2.4 精准营销更关注用户增值 | 第28页 |
3.3 UDL资源服务精准营销的SWOT分析 | 第28-35页 |
3.3.1 UDL资源服务精准营销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3.3.2 UDL资源服务精准营销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3.3.3 UDL资源服务的精准营销战略分析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UDL资源服务的精准营销体系构建 | 第37-49页 |
4.1 精准营销体系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4.2 UDL的电子资源及服务的明确的目标市场 | 第38-39页 |
4.2.1 选择目标市场的必要性 | 第38页 |
4.2.2 明确的目标市场 | 第38-39页 |
4.3 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准确定位 | 第39-40页 |
4.4 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用户沟通系统 | 第40-41页 |
4.4.1 UDL用户个性化沟通的原则 | 第40页 |
4.4.2 UDL个性化的用户沟通系统的建立 | 第40-41页 |
4.5 多样化渠道系统 | 第41-43页 |
4.5.1 传统的渠道模式 | 第41-42页 |
4.5.2 新媒体渠道模式 | 第42页 |
4.5.3 多样化的渠道模式 | 第42-43页 |
4.6 UDL资源服务的用户增值服务体系 | 第43-48页 |
4.6.1 若干高校数字图书馆增值服务项目调查分析 | 第43-45页 |
4.6.2 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增值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45-4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L资源服务的精准营销 | 第49-59页 |
5.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L资源服务的现状分析 | 第49-51页 |
5.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L资源服务概况 | 第49-50页 |
5.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L资源服务的营销现状 | 第50-51页 |
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L资源服务的精准营销策略 | 第51-53页 |
5.2.1 精准营销过程 | 第51页 |
5.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L资源服务的精准营销策略 | 第51-53页 |
5.3 西电DL资源服务精准营销的效果评估 | 第53-56页 |
5.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53页 |
5.3.2 调查结果统计 | 第53-55页 |
5.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L资源服务精准营销体系建设启示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