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时代背景 | 第10-11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项目支撑 | 第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低碳经济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产业结构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2-2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重要方法具体介绍及数据来源 | 第26-3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低碳经济 | 第26-27页 |
·产业及产业分类 | 第27-28页 |
·产业结构 | 第28页 |
·产业空间布局 | 第28-29页 |
·低碳经济学者对三次产业的认知 | 第29-32页 |
·低碳经济学者对三次产业的总体认知 | 第29-31页 |
·低碳经济学者对第一产业的认知 | 第31-32页 |
·低碳经济学者对第二产业的认知 | 第32页 |
·低碳经济学者对第三产业的认知 | 第32页 |
·重要方法具体介绍 | 第32-37页 |
·产业结构份额转移分析法 | 第32-33页 |
·投入产出法 | 第33-3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4-37页 |
·数据来源 | 第37-39页 |
第4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分析 | 第39-57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概况 | 第39-41页 |
·地理位置与区位特征 | 第39-40页 |
·资源禀赋 | 第40页 |
·综合交通概况 | 第40-41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41-47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总产值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现状分析 | 第43-45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分析 | 第45-47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历史分析 | 第47-53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总产值历史分析 | 第47-50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历史分析 | 第50-52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历史分析 | 第52-53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现状特征分析 | 第53-57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严重趋同 | 第53-54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差距呈扩大趋势 | 第54-55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功能定位和分工不明确 | 第55-56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及旅游业空间布局分散 | 第56-57页 |
第5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 | 第57-81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总体优化 | 第57-61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份额转移分析 | 第57-60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总体优化 | 第60-61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 | 第61-68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广西各市第一产业内部构成比较分析 | 第61-66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结构优化 | 第66-67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第67-68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 | 第68-76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结构优化 | 第68-75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第75-76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 | 第76-79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结构优化 | 第76-78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第78-79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综合评价 | 第79-81页 |
第6章 结论、问题探讨与展望 | 第81-84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问题探讨 | 第82-8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