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抗骨松颗粒的药效学研究报告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前言第12-22页
    1.1 骨质疏松症定义与分类第12-13页
    1.2 骨质疏松症的西药治疗现状与阿仑膦酸钠临床运用进展第13-14页
    1.3 骨质疏松症中药的研究与运用第14-15页
    1.4 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第15-17页
        1.4.1 去卵巢模型第16页
        1.4.2 糖皮质激素模型第16-17页
    1.5 抗骨松颗粒处方成分药理研究进展第17-21页
        1.5.1 巴戟天第17-18页
        1.5.2 川续断第18-19页
        1.5.3 肉苁蓉第19页
        1.5.4 黄芪第19-20页
        1.5.5 熟地第20-21页
    1.6 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2章 抗骨松颗粒对骨质疏松的药效学研究方案第22-44页
    2.1 抗骨松颗粒对骨质疏松的药效学研究方案所需材料与仪器第22-25页
        2.1.1 试剂、药物的制备与配制第22页
        2.1.2 主要药品第22-23页
        2.1.3 试剂第23页
        2.1.4 仪器第23-24页
        2.1.5 实验动物第24页
        2.1.6 统计学方法第24-25页
    2.2 抗骨松颗粒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方案设计第25-33页
        2.2.1 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制备第25页
        2.2.2 动物分组与给药第25-26页
        2.2.3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第26-27页
        2.2.4 抗骨松颗粒对去卵巢大鼠去卵巢模型实验方案的结果第27-33页
            2.2.4.1 抗骨松颗粒对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影响第27页
            2.2.4.2 子宫参数第27-28页
            2.2.4.3 抗骨松颗粒对雌性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第28页
            2.2.4.4 股骨的干重、灰重第28-29页
            2.2.4.5 血清生化指标第29-30页
            2.2.4.6 尿液生化指标第30-31页
            2.2.4.7 胫骨病理形态第31-33页
    2.3 抗骨松颗粒对地塞米松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方案设计第33-39页
        2.3.1 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制备第33页
        2.3.2 动物分组与给药第33页
        2.3.3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第33-34页
        2.3.4 抗骨松颗粒对地塞米松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方案的结果第34-39页
            2.3.4.1 大鼠体重变化第34页
            2.3.4.2 大鼠股骨骨密度第34-35页
            2.3.4.3 大鼠股骨的干重、灰重第35-36页
            2.3.4.4 血清生化指标第36页
            2.3.4.5 尿液生化指标第36-37页
            2.3.4.6 胫骨病理形态第37-39页
    2.4 讨论第39-43页
        2.4.1 去卵巢与地塞米松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第39页
        2.4.2 抗骨松颗粒与大鼠体重、子宫系数第39-40页
        2.4.3 抗骨松颗粒与大鼠股骨干重、灰重第40页
        2.4.4 抗骨松颗粒与尿生化指标第40页
        2.4.5 抗骨松颗粒与股骨密度、血清生化指标第40-41页
        2.4.6 抗骨松颗粒与病理组织切片第41-43页
    2.5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致谢第50-51页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诗意地展现普通青年的残酷青春--关于《逃偶》的创作
下一篇:人的无奈—北曲杂剧《华亭秋》创作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