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及名词对照 | 第9-12页 |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研究特色和创新 | 第17-18页 |
1. 序言 | 第18-56页 |
1.1 不同类型细胞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第18-26页 |
1.1.1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简介 | 第18-23页 |
1.1.2 成骨细胞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第23-25页 |
1.1.3 骨细胞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第25页 |
1.1.4 成纤维细胞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第25-26页 |
1.1.5 小结 | 第26页 |
1.2 自噬和内质网应激概述 | 第26-37页 |
1.2.1 自噬概述 | 第26-31页 |
1.2.2 自噬与成骨细胞 | 第31-32页 |
1.2.3 自噬与骨细胞 | 第32页 |
1.2.4 内质网应激概述 | 第32-36页 |
1.2.5 内质网应激与破骨细胞 | 第36-37页 |
1.2.6 小结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56页 |
2. 磨损微粒诱导成骨细胞自噬参与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的研究 | 第56-83页 |
2.1 前言 | 第56-58页 |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第58-59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58-5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59-67页 |
2.3.1 磨损微粒诱导的无菌性松动动物模型(Particle-induced osteolysis,PIO)建立 | 第59-60页 |
2.3.2 动物模型小鼠颅骨组织病理分析检测 | 第60-61页 |
2.3.3 成骨细胞的培养及siRNA转染 | 第61-62页 |
2.3.4 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第62-63页 |
2.3.5 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斑点 | 第63-64页 |
2.3.6 透射电镜检测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 | 第64页 |
2.3.7 细胞毒性实验 | 第64页 |
2.3.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第64-65页 |
2.3.9 RNA提取和RT-PCR检测 | 第65-67页 |
2.3.10 Micro-CT | 第67页 |
2.3.11 数据统计 | 第67页 |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7-80页 |
2.4.1 动物模型中成骨细胞自噬的检测 | 第67-68页 |
2.4.2 磨损微粒引起成骨细胞自噬 | 第68-70页 |
2.4.3 磨损微粒引起成骨细胞自噬的机制 | 第70-73页 |
2.4.4 自噬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2.4.5 自噬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4-75页 |
2.4.6 自噬促进成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第75-76页 |
2.4.7 动物模型中自噬对成骨细胞数量及功能影响的研究 | 第76-77页 |
2.4.8 自噬抑制剂3-MA对动物模型骨溶解的影响 | 第77-78页 |
2.4.9 动物模型中探究自噬对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8-80页 |
2.5 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3. 磨损微粒诱导骨细胞自噬参与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的研究 | 第83-102页 |
3.1 前言 | 第83-84页 |
3.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第84-85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84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84-8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85-91页 |
3.3.1 磨损微粒诱导的无菌性松动动物模型(Particle-induced osteolysis,PIO)建立 | 第85页 |
3.3.2 骨细胞的培养、细胞上清液获取及siRNA转染 | 第85-86页 |
3.3.3 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Ms)的提取 | 第86页 |
3.3.4 BMMs向破骨细胞诱导分化 | 第86页 |
3.3.5 骨细胞提取、RNA提取和RT-PCR检测 | 第86-88页 |
3.3.6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NO检测 | 第88-89页 |
3.3.7 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第89-90页 |
3.3.8 免疫荧光 | 第90页 |
3.3.9 TRAP染色及活性测定 | 第90页 |
3.3.10 数据统计 | 第90-91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91-98页 |
3.4.1 磨损微粒减轻骨细胞上清液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 第91-92页 |
3.4.2 磨损微粒对骨细胞分泌IFN-β的影响 | 第92-93页 |
3.4.3 IFN-β的下调参与促进了破骨细胞分化 | 第93-95页 |
3.4.4 磨损微粒引起骨细胞自噬的研究 | 第95-96页 |
3.4.5 自噬参与了IFN-β的调节 | 第96-97页 |
3.4.6 抑制自噬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97-98页 |
3.5 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4. 磨损微粒诱导成纤维细胞内质网应激参与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的研究 | 第102-117页 |
4.1 前言 | 第102-103页 |
4.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第103-104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103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103-10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104-107页 |
4.3.1 磨损微粒诱导的无菌性松动动物模型(Particle-induced osteolysis,PIO)建立 | 第104页 |
4.3.2 临床患者资料 | 第104页 |
4.3.3 原代成纤维细胞的提取 | 第104页 |
4.3.4 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siRNA转染 | 第104-106页 |
4.3.5 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第106页 |
4.3.6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第106页 |
4.3.7 免疫荧光 | 第106页 |
4.3.8 甲苯胺蓝染色和TRAP染色 | 第106-107页 |
4.3.9 micro-CT | 第107页 |
4.3.10 数据分析 | 第107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107-115页 |
4.4.1 磨损微粒诱导成纤维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 | 第107-108页 |
4.4.2 内质网应激参与了成纤维细胞中RANKL表达的上调 | 第108-110页 |
4.4.3 XBP1s参与了成纤维细胞中RANKL表达的上调 | 第110-112页 |
4.4.4 临床翻修患者界膜组织标本以及动物模型中XBP1s及RANKL的检测 | 第112页 |
4.4.5 体内检测ER stress/XBP1s对磨损微粒诱导RANKL上调的作用 | 第112-114页 |
4.4.6 ER stress/XBP1s抑制剂对动物模型骨溶解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4.4.7 ER stress/XBP1s抑制剂对动物模型中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 第115页 |
4.5 小结 | 第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