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2-16页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0.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0.2.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3 文章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0.3.1 文章的主要创新 | 第15页 |
0.3.2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 MS商业银行简介 | 第16-19页 |
1.1 MS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简介 | 第16-17页 |
1.2 MS商业银行涉税情况 | 第17-19页 |
2 “营改增”对MS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 第19-30页 |
2.1 “营改增”对MS商业银行纳税的影响 | 第19-23页 |
2.1.1 “营改增”对MS商业银行纳税申报的影响 | 第19页 |
2.1.2 “营改增”涉税业务计税方式的影响 | 第19-21页 |
2.1.3 “营改增”对MS商业银行税负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 “营改增”对MS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影响 | 第23-27页 |
2.2.1 对MS商业银行经营成果的影响 | 第23-26页 |
2.2.2 对MS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 “营改增”对MS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1 对MS商业银行财务核算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2 对MS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 | 第28页 |
2.3.3 对MS商业银行财务考核指标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4 对MS商业银行控制管理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MS商业银行“营改增”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3.1 MS商业银行“营改增”后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1.1 MS商业银行的发票管理难度加大 | 第30页 |
3.1.2 MS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难度加大 | 第30-31页 |
3.1.3 MS商业银行部分业务对“营改增”的适应性差 | 第31页 |
3.1.4 MS商业银行合并纳税陷入困境 | 第31-32页 |
3.2 MS商业银行“营改增”后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3.2.1 “营改增”初期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阻力大 | 第32页 |
3.2.2 财务人员税收筹划意识不强、筹划方案有待改进 | 第32-33页 |
3.2.3 可抵扣进项税额少、增值税无节税效应 | 第33页 |
3.2.4 “营改增”后会计核算方式改变、银行业务调整能力有限 | 第33-34页 |
3.2.5 省行与分行会计核算能力存在差异 | 第34-35页 |
4 MS商业银行应对“营改增”的对策分析 | 第35-41页 |
4.1 完善增值税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4.1.1 改进发票管理制度 | 第35页 |
4.1.2 规范进项税抵扣制度 | 第35-36页 |
4.2 提高MS商业银行税收筹划能力 | 第36-38页 |
4.2.1 提高财务人员税收筹划意识 | 第36页 |
4.2.2 优化银行税务筹划方案 | 第36-38页 |
4.3 调整MS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 | 第38-39页 |
4.3.1 以“营改增”为契机梳理优化业务流程 | 第38页 |
4.3.2 细化业务种类,实施业务分包 | 第38-39页 |
4.4 提高MS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优化纳税环境 | 第39-40页 |
4.4.1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总体素质 | 第39页 |
4.4.2 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 第39页 |
4.4.3 与税务机关友好协作,积极响应“营改增” | 第39-40页 |
4.5 优化投资模式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