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儿童文学论文

论冰波早期抒情童话中的感伤意绪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3页
一、感伤的呈现第13-31页
 (一) 人生与爱的忧伤咏叹第13-19页
  1. 生命的缺憾第13-14页
  2. 爱的羁绊第14-17页
  3. 对精神家园的依恋和守望第17-19页
 (二) 自卑与孤独第19-23页
  1. 自卑与孤独之体验第19-23页
  2. 自卑与虔敬第23页
 (三) 荒谬体验与突围渴望第23-27页
 (四) 东方传统感伤诗学的浸润第27-31页
二、哀而不伤的基调第31-37页
 (一) 乐观沉稳的情节走势第31-33页
 (二) 艺术着力差异:与小川未明童话的比较第33-37页
三、感伤意绪的传达第37-44页
 (一) 诗性思维第37-39页
  1. "以己度物"第37-38页
  2. 暗示性意象第38-39页
 (二) 诗性语言第39-41页
  1. 音韵句式第40页
  2. 节奏语速第40-41页
 (三) 细节空间的开掘第41-44页
四、感伤抒情的成因第44-48页
 (一) 时代背景:"精神环境与精神压力"第44-45页
 (二) 作家因素:忧郁童年与内倾气质第45-46页
 (三) 美学趣味:对抒情风格的偏好第46-48页
五、感伤抒情童话之意义第48-54页
 (一) 感伤童话的艺术价值第48-50页
 (二) 感伤童话之于儿童第50-51页
  1. 深度阅读的快感第50-51页
  2. 从情感到精神向性第51页
 (三) 感伤之于冰波抒情童话第51-54页
余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伤疤印记与身份指认--论《哈利·波特》系列对青少年身份认同过程的建构
下一篇:论儿童诗意象的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