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图形化在趣味地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1.3.4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32页 |
2.1 趣味地图 | 第20-27页 |
2.1.1 地图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趣味地图的概念 | 第21页 |
2.1.3 趣味地图的种类 | 第21-22页 |
2.1.4 趣味地图的应用范围 | 第22-27页 |
2.2 信息图形化 | 第27-28页 |
2.2.1 信息图形化的概念 | 第27页 |
2.2.2 信息图形化的功能 | 第27页 |
2.2.3 信息图形化的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2.3 信息图形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28-31页 |
2.3.1 认知心理学 | 第28-30页 |
2.3.2 符号学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趣味地图设计中的信息图形化研究 | 第32-43页 |
3.1 趣味地图中的视觉要素分析 | 第32-38页 |
3.1.1 图形 | 第32-34页 |
3.1.2 文字 | 第34-36页 |
3.1.3 色彩 | 第36-37页 |
3.1.4 标注 | 第37-38页 |
3.2 地图信息元素的图形化表达方式 | 第38-39页 |
3.2.1 点化 | 第38页 |
3.2.2 线化 | 第38-39页 |
3.2.3 面化 | 第39页 |
3.3 信息图形化在趣味地图中的的表现方式 | 第39-40页 |
3.3.1 人物图形化 | 第39页 |
3.3.2 景观建筑图形化 | 第39页 |
3.3.4 文字图形化 | 第39-40页 |
3.4 趣味地图中信息图形化的设计要点 | 第40-41页 |
3.4.1 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 第40页 |
3.4.2 信息内容的易读性 | 第40页 |
3.4.3 信息表现的美观性 | 第40-41页 |
3.4.4 信息接收的趣味性 | 第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趣味地图设计中的信息图形化设计原则及方法 | 第43-50页 |
4.1 趣味地图设计中的信息图形化设计原则 | 第43-45页 |
4.1.1 认知原则 | 第43-44页 |
4.1.2 交流原则 | 第44页 |
4.1.3 美学原则 | 第44-45页 |
4.2 趣味地图设计中的信息图形化设计方法 | 第45-49页 |
4.2.1 适当简化视觉元素 | 第45-47页 |
4.2.2 合理运用色彩搭配 | 第47-48页 |
4.2.3 巧妙运用视觉修辞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信息图形化的设计实践—合肥趣味地图设计 | 第50-95页 |
5.1 选取设计实践对象 | 第50-57页 |
5.1.1 合肥城市分析 | 第51-52页 |
5.1.2 合肥城市地图需求分析 | 第52-56页 |
5.1.3 受众分析 | 第56-57页 |
5.2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 第57-58页 |
5.2.1 信息收集 | 第57页 |
5.2.2 信息处理 | 第57-58页 |
5.3 信息的视觉转化 | 第58-76页 |
5.3.1 设计风格定位 | 第58-59页 |
5.3.2 设计过程分析 | 第59-76页 |
5.4 设计成果展示 | 第76-94页 |
5.4.1 合肥趣味观光地图 | 第76-79页 |
5.4.2 合肥趣味街区地图 | 第79-86页 |
5.4.3 地图衍生品设计 | 第86-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