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2.1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的类型 | 第18-22页 |
2.2.1 超额授信风险 | 第18-19页 |
2.2.2 变相信贷风险 | 第19页 |
2.2.3 贷款挪用风险 | 第19页 |
2.2.4 短贷长占风险 | 第19-20页 |
2.2.5 信用道德风险 | 第20页 |
2.2.6 经营管理风险 | 第20-22页 |
2.3 银行授信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22-23页 |
2.4 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23-28页 |
2.4.1 风险识别 | 第23-24页 |
2.4.2 风险评估 | 第24-26页 |
2.4.3 风险防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第28-39页 |
3.1 我国当前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管理概况 | 第28-31页 |
3.1.1 授信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 | 第28-29页 |
3.1.2 授信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 | 第29-31页 |
3.2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2.1 内部关联交易频繁,识别难度高 | 第31-32页 |
3.2.2 连环担保十分普遍,担保效力不足 | 第32页 |
3.2.3 实际财务状况与报表不符,甄别难度大 | 第32页 |
3.2.4 系统性风险相对增高 | 第32-33页 |
3.2.5 贷后管理难度大 | 第33-34页 |
3.3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4-39页 |
3.3.1 显性原因 | 第34-37页 |
3.3.2 深层原因 | 第37-39页 |
第四章 E银行F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第39-60页 |
4.1 E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的基本概况 | 第39-43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4.1.2 授信结构 | 第40-43页 |
4.1.3 授信管理机制 | 第43页 |
4.2 F集团简介 | 第43-44页 |
4.3 F集团授信项目风险的识别 | 第44-54页 |
4.3.1 风险识别鱼骨图 | 第44-45页 |
4.3.2 外部环境风险识别 | 第45-46页 |
4.3.3 客户基本面风险识别 | 第46-54页 |
4.3.4 客户财务风险识别 | 第54页 |
4.4 E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的评估 | 第54-60页 |
4.4.1 客户评级评估 | 第54-56页 |
4.4.2 债项风险计量 | 第56-60页 |
第五章 E银行F集团客户授信项目风险的管理措施 | 第60-64页 |
5.1 加强银政联动,建立行业专属模型 | 第60-61页 |
5.2 严格执行授信限额管理 | 第61-62页 |
5.3 密切跟踪F集团财务变化情况 | 第62-63页 |
5.4 加强高层营销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