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第9页 |
1.2 农业面源治理技术 | 第9-11页 |
1.3 人工湿地治理技术 | 第11-15页 |
1.3.1 人工湿地概况 | 第11-13页 |
1.3.2 人工湿地治理技术的应用 | 第13-15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 第17-31页 |
2.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2.3 研究方案 | 第17-31页 |
2.3.1 总体思路 | 第17-18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18-25页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26页 |
2.3.4 实施方案 | 第26-31页 |
第三章 绿狐尾藻生态湿地养蟹试验 | 第31-42页 |
3.1 水体环境效益分析 | 第31-37页 |
3.1.1 蟹塘水环境总体评价 | 第31-33页 |
3.1.2 中华绒螯蟹绿狐尾藻生态养殖塘水质无机氮磷的动态变化分析 | 第33-36页 |
3.1.3 氮、磷收支平衡分析 | 第36-37页 |
3.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7-39页 |
3.3 讨论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绿狐尾藻生态湿地养黄鳝试验 | 第42-60页 |
4.1 水体环境效益分析 | 第42-55页 |
4.1.1 不同类型水草介质网箱中溶解氧的变化研究 | 第42-45页 |
4.1.2 不同类型水草对水体NH_4~+-N浓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3 不同类型水草对水体NO_3--N浓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4.1.4 不同类型水草对水体TN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4.1.5 不同类型水草对水体TP浓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4.1.6 不同类型水草对水体COD的影响 | 第52-54页 |
4.1.7 氮、磷收支平衡分析 | 第54-55页 |
4.2 济效益分析 | 第55-57页 |
4.3 讨论 | 第57-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6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