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1 植物体内的源库流 | 第13-14页 |
1.1 植物体内的源库流理论 | 第13-14页 |
1.2 植物体内库源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14页 |
2 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的生理过程 | 第14-19页 |
2.1 水稻籽粒灌浆前光合同化物的合成及储藏 | 第15-16页 |
2.2 水稻籽粒灌浆期间茎鞘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 第16-18页 |
2.3 水稻籽粒灌浆期间颖果内同化物的转运 | 第18-19页 |
3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3.1 水稻自身生理结构特性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19-20页 |
3.2 外界环境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0-23页 |
3.2.1 光温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2 水分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1页 |
3.2.3 大气气体成分及其含量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4 矿质元素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 植物内源激素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3-24页 |
4 水稻籽粒灌浆的遗传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4.1 糖代谢相关基因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4-25页 |
4.2 细胞壁转移酶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25-26页 |
4.3 水稻籽粒灌浆的QTL研究 | 第26-27页 |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1.1 水稻材料 | 第28页 |
1.2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8页 |
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8-29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9页 |
2.1 农艺性状调查 | 第30页 |
2.2 水稻籽粒灌浆速率及光合特性测定 | 第30页 |
2.3 颖果中可溶性糖含量及果皮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2.4 组织细胞学观察 | 第31页 |
2.5 稻米品质的测定 | 第31页 |
2.6 遗传分析及群体构建 | 第31-32页 |
2.7 遗传定位 | 第32-35页 |
2.7.1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 第32页 |
2.7.2 PCR扩增分析 | 第32-34页 |
2.7.3 基因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候选基因预测 | 第34-35页 |
2.8 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5-39页 |
2.8.1 水稻RNA的提取 | 第35页 |
2.8.2 RT-PCR | 第35-37页 |
2.8.3 Real-Time PCR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50页 |
1 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第39-41页 |
2 突变体gef1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 第41-43页 |
3 突变体gef1的灌浆速率分析 | 第43-44页 |
4 突变体gef1颖果中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5 灌浆初期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5-46页 |
6 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 第46-47页 |
7 突变体基因定位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0-53页 |
1 gef1与突变体灌浆期籽粒中的糖代谢过程相关 | 第50页 |
2 gef1控制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的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3 gef1控制突变体籽粒大小的原因分析 | 第51页 |
4 突变体候选基因的预测分析 | 第51页 |
5 小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