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重点高中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成因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第10-11页
        1.2.1 研究意义第10页
        1.2.2 研究创新第10-11页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对象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第12-20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2.1.1 职业倦怠的定义第12-13页
        2.1.2 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第13页
        2.1.3 重点高中数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定义第13页
    2.2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第13-16页
        2.2.1 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第14页
        2.2.2 教师职业倦怠的模式第14-15页
        2.2.3 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第15页
        2.2.4 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第15页
        2.2.5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5-16页
    2.3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第16-18页
    2.4 相关理论支持第18-20页
        2.4.1 高中数学课程性质和目标第18页
        2.4.2 教师职业周期理论第18-19页
        2.4.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19页
        2.4.4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19页
        2.4.5 归因理论第19-20页
第3章 江阴市重点高中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第20-33页
    3.1 研究工具第20页
    3.2 施测程序第20-21页
    3.3 统计和分析第21-28页
        3.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第21-22页
        3.3.2 重点高中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情况第22-23页
        3.3.3 不同性别数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3页
        3.3.4 不同婚姻状况数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3-24页
        3.3.5 不同年龄数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4页
        3.3.6 不同教龄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4-25页
        3.3.7 不同学历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5页
        3.3.8 不同职称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5-26页
        3.3.9 是否是班主任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6页
        3.3.10 任教不同年级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6-27页
        3.3.11 带不同数量班级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7页
        3.3.12 不同工作量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第27-28页
    3.4 个别教师的访谈记录第28-33页
第4章 江阴市重点高中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第33-43页
    4.1 江阴市重点高中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调查第33-37页
        4.1.1 研究工具第33页
        4.1.2 施测程序第33页
        4.1.3 统计方法第33页
        4.1.4 调查结果和分析第33-37页
    4.2 影响江阴市重点高中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第37-43页
第5章 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第43-57页
    5.1 内部策略:缓解职业倦怠从改变自我做起第43-54页
        5.1.1 优化社交技能第43-51页
        5.1.2 学会管理压力第51-52页
        5.1.3 有效管理时间第52-53页
        5.1.4 丰富业余生活第53页
        5.1.5 确立发展目标第53-54页
    5.2 外部策略:缓解职业倦怠从优化环境入手第54-57页
        5.2.1 创设和谐校园环境,实施人本化管理第54-56页
        5.2.2 正确定位数学教师,给与社会性支持第56-57页
第6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P2P借贷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贝叶斯算法的多语言文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