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肩臂肌筋膜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6页 |
1 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病例来源 | 第9页 |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中止、剔除标准 | 第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病例分组 | 第10页 |
·治疗器具 | 第10-11页 |
·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须注意的事项 | 第12页 |
·意外情况之处理 | 第12页 |
·观察指标 | 第12页 |
·疗效评价 | 第12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3-15页 |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3页 |
·治疗后效果疗效比较 | 第13-15页 |
4 治疗期间不良事件记录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24页 |
1.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6-18页 |
·筋痹与肌筋膜痛综合征的相关性 | 第16页 |
·病因病机 | 第16-17页 |
·针刺选穴依据 | 第17-18页 |
2.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8-20页 |
·激痛点的重要性 | 第18页 |
·激痛点的定义及临床特点 | 第18-19页 |
·激痛点的本质 | 第19-20页 |
·激痛点的康复 | 第20页 |
3.激痛点与阿是穴的对比认识 | 第20-22页 |
·激痛点与阿是穴的病理特异性 | 第20-21页 |
·激痛点与阿是穴的定位 | 第21页 |
·激痛点与阿是穴的干预方法 | 第21-22页 |
4.针刀治疗本病的机理探讨 | 第22-23页 |
5.不足与展望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综述 | 第27-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发表论文 | 第38-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