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1 基于病机的方剂配伍层次研究 | 第9-23页 |
| ·历史沿革 | 第9-13页 |
| ·病机层次决定方剂的配伍层次 | 第13-15页 |
| ·研究示例 | 第15-23页 |
| ·肝系病证方剂配伍层次的示例 | 第15-17页 |
| ·肺系病证方剂配伍层次的示例 | 第17-19页 |
| ·脾系病证方剂配伍层次的示例 | 第19-21页 |
| ·心系病证方剂配伍层次的示例 | 第21页 |
| ·肾系病证方剂配伍层次的示例 | 第21-23页 |
| 2 基于中药功效的方剂配伍层次研究 | 第23-31页 |
| ·历史沿革 | 第23-26页 |
| ·中药功效层次影响方剂的配伍层次 | 第26-27页 |
| ·研究示例 | 第27-31页 |
| ·补虚示例 | 第27-30页 |
| ·清热泻火示例 | 第30-31页 |
| 3 基于中药现代研究的方剂配伍层次 | 第31-37页 |
| ·历史沿革 | 第31-32页 |
| ·方剂配伍层次 | 第32-35页 |
| ·饮片配伍 | 第33页 |
| ·组分配伍 | 第33-34页 |
| ·成分配伍 | 第34-35页 |
| ·研究示例 | 第35-37页 |
| 讨论 | 第37-42页 |
| 1 针对病机配伍层次的探讨 | 第37-40页 |
| ·“证”与“症” | 第37-38页 |
| ·主症、次症和兼症 | 第38页 |
| ·主证病机、次证病机与兼证病机 | 第38-40页 |
| 2 依据中药功效配伍层次的探讨 | 第40-41页 |
| 3 依据中药现代研究配伍层次的探讨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创新点 | 第43-44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件 | 第49-62页 |
| 附件一:综述 | 第4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