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格达土质边坡锚杆锚固机理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昔格达土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岩土锚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岩土锚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岩土锚固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锚杆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2 攀西地区昔格达土工程地质特征及滑坡特征 | 第18-31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攀西地区昔格达土工程地质特征 | 第18-22页 |
| ·昔格达土分层与构造 | 第18-20页 |
| ·昔格达土的颗粒成分及物质性质 | 第20-21页 |
| ·昔格达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 第21-22页 |
| ·昔格达土压缩性及固结特征的分析 | 第22页 |
| ·含水量对昔格达土强度的影响 | 第22-25页 |
| ·昔格达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 第22-24页 |
| ·昔格达土膨胀性与含水量的关系 | 第24-25页 |
| ·格达土的特性与边坡失稳的关系 | 第25-27页 |
| ·昔格达土胀缩性与边坡失稳的关系 | 第25-26页 |
| ·昔格达土裂隙性与边坡失稳的关系 | 第26-27页 |
| ·昔格达土的滑坡特征 | 第27-31页 |
| ·昔格达土滑坡的形成机理 | 第27-29页 |
| ·昔格达土滑坡的灾害特征 | 第29-31页 |
| 3 昔格达土边坡锚杆的锚固机理研究 | 第31-60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土层锚杆的特点 | 第31-39页 |
| ·土层锚杆的定义 | 第31页 |
| ·常用土层锚杆类型 | 第31-32页 |
| ·土层锚杆的优点 | 第32-33页 |
| ·土层锚杆的试验研究 | 第33-34页 |
| ·土层锚杆的分析计算方法 | 第34-38页 |
| ·土层锚杆的锚固机理 | 第38-39页 |
| ·锚杆对昔格达土边坡锚固机理的研究 | 第39-45页 |
| ·昔格达土边坡滑坡的原因 | 第39页 |
| ·锚杆对昔格达土滑坡的锚固作用 | 第39-42页 |
| ·影响锚杆锚固作用效果的因素 | 第42-45页 |
| ·全长粘结性锚杆锚固力与昔格达土性质的关系分析 | 第45-58页 |
| ·全长粘结性锚杆的受力特性 | 第45-51页 |
| ·粘结应力均布法推导锚固力计算公式 | 第51-56页 |
| ·Philips公式法推导锚固力计算公式 | 第56-58页 |
| ·昔格达土锚杆锚固力计算公式正确性的初步验证 | 第58-60页 |
| 4 锚杆加固昔格达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60-71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 | 第60-62页 |
| ·极限平衡法 | 第60-61页 |
| ·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 第61-62页 |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第62-63页 |
| ·基本原理 | 第62页 |
| ·强度的屈服判定准则及边坡失稳判据 | 第62-63页 |
| ·MIDAS—GTS基本介绍 | 第63-65页 |
|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 第65-71页 |
| ·支护前自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5-68页 |
| ·采取锚杆支护后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8-71页 |
| 5 昔格达土边坡锚杆的优化设计 | 第71-81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法 | 第71-76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原理 | 第72-73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优越性 | 第73页 |
| ·正交试验的数据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 ·正交试验的基本步骤 | 第75-76页 |
| ·锚杆参数优化设计 | 第76-81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76-77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 ·最优方案的选取与验证 | 第79-81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81-84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