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绪论 | 第6-8页 |
一 文学梳理 | 第6页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三 本课题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上篇 金一德生平、绘画特色的成型及教学 | 第8-18页 |
第一章 金一德的生平 | 第9-11页 |
第一节 人生经历 | 第9页 |
第二节 学术道路 | 第9-11页 |
第二章 金一德艺术成型的背景与博巴油画训练班 | 第11-14页 |
第一节 中国西画教学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博巴油画训练班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比较 | 第11-14页 |
第三章 老师倪贻德对金一德的影响 | 第14-16页 |
第一节 倪贻德的艺术介绍 | 第14页 |
第二节 倪贻德与金一德 | 第14-16页 |
第四章 金一德的教学及影响 | 第16-18页 |
第一节 教学特色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一批新潮画家的促成 | 第17-18页 |
下篇 金一德绘画风格分析 | 第18-33页 |
第五章 线的凝炼 | 第19-26页 |
第一节 钢轨与骨法用笔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线条作为情感宣泄 | 第22-26页 |
第六章 结构的力量 | 第26-30页 |
第一节 结构与形体造型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结构与画面构成 | 第28-30页 |
第七章 个体生命的表现 | 第30-33页 |
第一节 真实的生命体验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创造即生命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45页 |
附录一 博巴油画训练班的教学大纲 | 第38-39页 |
附录二 倪贻德的部分文章 | 第39-41页 |
附录三 金一德访谈纪要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