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立法文本框架构建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 1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 ·医疗纠纷 | 第12页 |
| ·医疗纠纷的预防 | 第12-13页 |
| ·医疗纠纷的处理 | 第13-14页 |
| 2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立法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立法沿革 | 第14-16页 |
|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立法文本框架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构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立法文本框架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 3 国外医疗纠纷立法现状 | 第18-21页 |
| ·美国 | 第18-19页 |
| ·日本 | 第19页 |
| ·荷兰 | 第19-20页 |
| ·德国 | 第20页 |
| ·台湾地区 | 第20-21页 |
| 4 德尔菲法 | 第2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 前言 | 第28-32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 2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 3 研究意义 | 第29页 |
| 4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 ·文献回顾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立法相关内容 | 第29页 |
| ·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访谈,确定评价项目,编制问卷 | 第29页 |
| ·发放、回收问卷,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 | 第29-30页 |
|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 ·针对调查结果,展开讨论 | 第30页 |
| 5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30页 |
| ·德尔菲法 | 第30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0页 |
| ·专家咨询法 | 第30-31页 |
| 6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 1 资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32页 |
| ·研究步骤 | 第32-34页 |
|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专家的积极系数 | 第34页 |
|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第34页 |
|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第34-35页 |
| 2 结果 | 第35-41页 |
| ·专家组成情况 | 第35-36页 |
| ·专家积极系数 | 第36页 |
| ·专家熟悉系数 | 第36-37页 |
|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 | 第37-38页 |
| ·专家协调系数 | 第38页 |
| ·专家评分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 ·德尔菲法最后得到的21类项目的权重 | 第40-41页 |
| 3 讨论 | 第41-47页 |
| ·咨询专家的代表性和积极性 | 第41-42页 |
| ·专家的评分 | 第42-43页 |
| ·专家的协调系数 | 第43页 |
| ·专家评分的影响因素 | 第43页 |
| ·较高权重的项目 | 第43-46页 |
| ·较低权重的项目 | 第46-47页 |
| 结语 | 第47-49页 |
| 1 结论 | 第47页 |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73页 |
| 附录一:德尔菲第一轮问卷 | 第49-55页 |
| 附录二:德尔菲第二轮问卷 | 第55-61页 |
| 附录三:典型地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立法文本 | 第6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