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能论文

串联式多相变储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40页
   ·引言第18-19页
   ·热能储存第19-21页
     ·热储热第20页
     ·热化学储热第20页
     ·潜热储热第20-21页
   ·相变储能系统第21-26页
     ·PCM的研究第22-25页
     ·相变换热器的研究第25-26页
   ·强化换热措施研究第26-38页
     ·增加换热面积第26-30页
     ·采用多PCM串联形式第30-34页
     ·添加高导热系数材料第34-36页
     ·采用封装形式第36-38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8-40页
     ·研究内容第38-39页
     ·技术路线第39-40页
第2章 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第40-60页
   ·引言第40页
   ·热物性测试方法第40-49页
     ·DSC测量原理第41-43页
     ·热重分析原理第43-44页
     ·导热系数测量原理第44-47页
     ·粘度测量原理第47-49页
   ·相变储热实验方法第49-55页
     ·系统主要部件第49-51页
     ·测控系统第51-53页
     ·实验主要流程第53页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第53-55页
   ·数值模拟方法第55-59页
     ·物理模型第56-57页
     ·控制方程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3章 材料热物性测量和分析第60-72页
   ·引言第60-61页
   ·DSC测量结果第61-63页
   ·热重分析测量结果第63页
   ·导热系数测量结果第63-68页
     ·固态导热系数测量第64-65页
     ·液态导热系数测量第65-68页
   ·粘度测量结果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赤藻糖醇储热特性实验研究第72-96页
   ·引言第72-73页
   ·相变储热可视化实验第73-78页
     ·实验系统和装置第73-74页
     ·石蜡可视化实验结果第74-76页
     ·赤藻糖醇可视化实验结果第76-78页
     ·小结第78页
   ·赤藻糖醇储热实验第78-94页
     ·重复性实验第78-79页
     ·储热过程传热分析第79-83页
     ·储热过程进口温度对传热的影响第83-85页
     ·储热过程质量流量对传热的影响第85-87页
     ·储热过程压力对传热的影响第87-89页
     ·释热过程传热分析第89-92页
     ·释热过程质量流量对传热的影响第92-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串联式多相变储热数值模拟第96-126页
   ·引言第96页
   ·实验验证第96-102页
   ·串联式多PCM储热单元模型第102-103页
   ·串联式3PCM单元储热结果第103-113页
     ·不同时刻云图对比分析第104-106页
     ·传热过程分析第106-109页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储热的影响第109-111页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储(火用)的影响第111-113页
   ·串联式3PCM单元释热结果第113-122页
     ·不同时刻云图对比分析第114-116页
     ·传热过程分析第116-118页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释热的影响第118-120页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释(火用)的影响第120-122页
   ·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析第122-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126-128页
   ·主要结论第126-127页
   ·本文创新点第127页
   ·研究展望第127-128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作者简介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配置研究及不确定性优化探索
下一篇:压力对合成气燃气轮机燃烧室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