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关于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研究--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9页
  (一)研究目的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2-14页
第二章 关于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解读第14-21页
 一、“泛娱乐化”的意蕴第14-16页
  (一)关于“娱乐”第14-15页
  (二)关于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第15-16页
 二、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基本特征第16-20页
  (一)文化品味的通俗化第16页
  (二)节目制作中的经济利益本位第16-17页
  (三)电视节目的“克隆”化第17-19页
  (四)娱乐节目比重失衡第19页
  (五)切合受众心理需求第19-20页
 注释第20-21页
第三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产生原因的多元考究第21-28页
 一、导致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第21-26页
  (一)受众需求与生产者策略第21页
  (二) 电视媒体与生俱来的娱乐性第21-22页
  (三)“受众本位”理念的影响第22-24页
  (四) 新媒体冲击下的环境变革第24-25页
  (五)电视媒体的经济效益偏倚第25-26页
 二、研究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必要性第26-27页
 注释第27-28页
第四章 基于《奔跑吧兄弟》的“泛娱乐化”影响分析第28-49页
 一、《奔跑吧兄弟》节目概况第28-29页
 二、《奔跑吧兄弟》在“泛娱乐化”语境下的swot分析第29-40页
  (一)关于swot分析法第29页
  (二)《奔跑吧兄弟》在“泛娱乐化”语境下的优势与劣势(SW)分析第29-34页
  (三)《奔跑吧兄弟》在“泛娱乐化”语境下的机会与威胁(OT)分析第34-40页
 三、“泛娱乐化”现象的影响分析第40-47页
  (一)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正面影响第40-43页
  (二)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负面影响第43-47页
 注释第47-49页
第五章 平衡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利弊的对策分析第49-58页
 一、提升电视节目的创新能力第49-51页
  (一)电视媒介提升节目创新的必要性第49-50页
  (二)电视媒介如何创新电视节目第50-51页
 二、加大电视节目的市场化流通第51-52页
 三、加强行政监管第52-53页
  (一)关于对电视节目的行政管理第52页
  (二)加强对电视节目“泛娱乐化”行政管理的做法第52-53页
 四、构建多元监督体系第53-54页
  (一)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第53页
  (二)发挥电视自律的作用第53-54页
  (三)发挥第三方评判机构制约“泛娱乐化”的作用第54页
 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第54-57页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第54-55页
  (二)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第55-56页
  (三)如何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第56-57页
 注释第57-58页
结语第58页
研究生期间成果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播剧《美丽心灵》中声音的运用
下一篇:清末《图画日报》中的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