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韩城市休闲化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一、国外研究分析 | 第14-18页 |
二、国内研究分析 | 第18-22页 |
三、相关研究评价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三、研究路径 | 第25-26页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第26-29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二、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中日新韩城市休闲化发展概述 | 第29-43页 |
第一节 国内城市休闲化发展 | 第29-32页 |
一、国内城市休闲化发展阶段及特征 | 第29-31页 |
二、国内各类型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日新韩城市休闲化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32-43页 |
一、日本城市休闲化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32-36页 |
二、新加坡城市休闲化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36-40页 |
三、韩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中日新韩城市休闲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54页 |
第一节 构建原则和过程 | 第43-46页 |
一、原则和依据 | 第43-44页 |
二、构建过程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框架和内容 | 第46-50页 |
一、主要框架 | 第46-47页 |
二、指标内容 | 第47-50页 |
第三节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一、指标口径与相关说明 | 第50-51页 |
二、数据处理 | 第51页 |
第四节 评价方法及模型 | 第51-54页 |
一、指标赋权法 | 第51-53页 |
二、评价模型设计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中日新韩城市休闲化发展质量的评价 | 第54-90页 |
第一节 综合休闲能力评价 | 第54-57页 |
一、综合指标排名 | 第55-56页 |
二、相关性分析 | 第56页 |
三、结果评价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四个系统层指标评价 | 第57-73页 |
一、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标分析 | 第57-61页 |
二、交通设施与环境指标分析 | 第61-66页 |
三、休闲服务与接待指标分析 | 第66-69页 |
四、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标分析 | 第69-73页 |
第三节 六个城市休闲评价分析 | 第73-87页 |
一、东京休闲评价分析 | 第73-75页 |
二、新加坡休闲评价分析 | 第75-78页 |
三、首尔休闲评价分析 | 第78-81页 |
四、香港休闲评价分析 | 第81-83页 |
五、北京、上海休闲评价分析 | 第83-87页 |
第四节 国内城市休闲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87-9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