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赋权理论视角下的邻避运动与抗争传播--以番禺事件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7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6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6-7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7-13页
 第一节 邻避运动:起源、演变与发展第7-9页
  1. 邻避运动第7-8页
  2. 邻避运动的演变与发展第8页
  3. 邻避运动在中国第8-9页
 第二节 传播与赋权第9-13页
  1. 社会学概念的赋权第9-10页
  2. 传播:实现赋权的手段第10-11页
  3. 社区传播与赋权第11-12页
  4. 国内环境运动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第三章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节 研究问题:邻避运动中的赋权实践第13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第14-15页
第四章 参与、赋权:从个体到团体第15-31页
 第一节 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和社区网络第15-17页
 第二节 自我赋权:反压迫实践的起点第17-22页
 第三节 个体赋权:协作式的赋权实践第22-27页
 第四节 团体赋权:志愿团体的自助第27-31页
第五章 从社区赋权到政治体系赋权:权力的合法化第31-34页
 第一节 社区赋权:互助与集体性自助第31页
 第二节 政治体系赋权第31-34页
第六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社区自治第34-35页
总结与不足第35-36页
 总结第35页
 不足之处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欧元区成立对德国低学历群体失业率影响研究
下一篇:社工机构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以北京市某社工机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