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熔体中气泡行为特征的数学模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导论 | 第10-18页 |
| ·玻璃熔体中气泡的产生及澄清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玻璃熔体中气泡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气泡缺陷实测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气泡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气泡数学模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玻璃熔体中气泡数学模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数学模拟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数学模拟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2. 数学模型建立 | 第18-30页 |
| ·浮法玻璃熔窑数学模型 | 第18-24页 |
| ·熔窑空间换热模型 | 第18-21页 |
| ·配合料熔化模型 | 第21-22页 |
| ·浓度扩散模型 | 第22-23页 |
| ·玻璃熔体流场模型 | 第23-24页 |
| ·玻璃熔体中气泡行为特征数学模型 | 第24-28页 |
| ·假设 | 第24页 |
| ·气泡内部温度和压力模型 | 第24页 |
| ·气泡运动速度模型 | 第24-26页 |
| ·气泡位置模型 | 第26-27页 |
| ·气泡与玻璃液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模型 | 第27页 |
| ·玻璃气泡大小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 ·气泡成份变化模型 | 第28页 |
| ·模型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温度(传热)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速度边界条件 | 第29页 |
| ·气体浓度边界条件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数学模型计算 | 第30-40页 |
| ·模型计算流程 | 第30-37页 |
| ·确定计算方法及软件 | 第30页 |
| ·区域离散化求解 | 第30-32页 |
| ·方程离散化 | 第32-35页 |
| ·离散方程求解 | 第35-36页 |
| ·收敛指标计算 | 第36-37页 |
| ·数学模型参数值确定 | 第37-39页 |
| ·浮法玻璃配合料参数 | 第37页 |
| ·浮法玻璃物性参数 | 第37页 |
| ·火焰与物料界面之间的等效辐射传热系数 | 第37页 |
| ·熔窑部位等效传热系数 | 第37-38页 |
| ·砂粒熔化模型参数 | 第38页 |
| ·浮法玻璃熔体中气泡行为特征模型参数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数学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0-63页 |
| ·浮法玻璃熔制过程及液流运动和反应区域划分 | 第40页 |
| ·浮法玻璃熔体流场分布模拟 | 第40-57页 |
| ·温度场分布 | 第40-48页 |
| ·热点位置 | 第48-49页 |
| ·速度场分布 | 第49-57页 |
| ·全氧燃烧型浮法玻璃熔体中气泡行为特征模拟 | 第57-62页 |
| ·玻璃熔体中气体的浓度分布 | 第57-60页 |
| ·气泡澄清过程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浮法玻璃溶体中气泡行为特征数学模拟应用 | 第63-79页 |
| ·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 | 第63页 |
| ·利用数学模拟分析问题 | 第63-74页 |
| ·鼓泡器参数调整对气泡澄清的影响 | 第63-69页 |
| ·卡脖冷却水包深度调整对气泡澄清的影响 | 第69-71页 |
| ·熔窑温度制度对气泡澄清的影响 | 第71-74页 |
| ·拉引量调整对气泡澄清的影响 | 第74页 |
| ·数学模拟优化调试及结果 | 第74-77页 |
| ·优化调整措施及参数 | 第74-76页 |
| ·优化调试结果 | 第76-77页 |
| ·工业调试及效果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6. 讨论 | 第79-8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79页 |
| ·创新工作 | 第79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9-80页 |
| ·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 第80-81页 |
| 7. 结论 | 第81-82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9. 附录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