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一 背景 | 第9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五 研究限制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黎锦图案概述 | 第12-16页 |
| 第一节 简述黎锦图案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黎锦图案的题材与工艺 | 第13-16页 |
| 一 黎锦图案的题材 | 第13-14页 |
| 二 黎锦图案的工艺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黎锦图案艺术设计学分析 | 第16-29页 |
| 第一节 黎锦图案的图形特点 | 第16-23页 |
| 一 黎锦的图案的特点 | 第16-18页 |
| (一)构成性的意味 | 第16-17页 |
| (二)程式化的格局 | 第17-18页 |
| 二 黎锦图案的组织形式分类 | 第18-23页 |
| (一)单独纹样结构 | 第19-20页 |
| (二)适合纹样结构 | 第20页 |
| (三)连续纹样结构 | 第20-22页 |
| (四)复合纹样结构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黎锦的色彩 | 第23-25页 |
| (一)色彩象征 | 第23-24页 |
| (二)色彩构成 | 第24-25页 |
| 第三节 黎锦图案的精神文化 | 第25-29页 |
| 一 图形崇拜 | 第25-27页 |
| (一)动物崇拜 | 第25-26页 |
| (二)人纹崇拜 | 第26-27页 |
| (三)生产生活纹样崇拜 | 第27页 |
| 二 “物我同一”的哲学思想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黎锦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第29-47页 |
| 第一节“取其形” | 第29-42页 |
| 一 图形的“再现” | 第30-33页 |
| (一)图形“再现”的方法——即黎锦图案直接的引用的方法 | 第30-31页 |
| (二)“再现”的具体应用 | 第31-33页 |
| 二 图形的“再构” | 第33-40页 |
| (一)“抽象提取” | 第33-35页 |
| (二)“异形同构” | 第35-38页 |
| (三)“打散再构” | 第38-40页 |
| 三 图形的“再造” | 第40-42页 |
| (一)“卡通”表现风格 | 第41页 |
| (二)“立体“表现风格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延其色” | 第42-44页 |
| 第三节 “传其意” | 第44-46页 |
| 一 “意象”的表达 | 第44页 |
| 二 “物我同一”的思想 | 第44-46页 |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