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危险驾驶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问题 | 第11-20页 |
一、长安街车祸案 | 第11-13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11-12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2-13页 |
二、危险驾驶行为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心态分析 | 第13-14页 |
(一)危险驾驶罪的主观心态 | 第13页 |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心态 | 第13-14页 |
三、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其他危险方法的分析 | 第14-17页 |
(一)其他危险方法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其他危险方法的解释方法 | 第15-17页 |
四、案例评析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车辆碰瓷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问题 | 第20-27页 |
一、车辆碰瓷案 | 第20-21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20-21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21页 |
二、车辆碰瓷行为侵害的法益分析 | 第21-23页 |
(一)车辆碰瓷行为侵害财产法益 | 第21-22页 |
(二)车辆碰瓷行为侵害公共安全法益 | 第22-23页 |
三、公共安全的不特定性分析 | 第23-25页 |
(一)犯罪对象的不特定 | 第24页 |
(二)犯罪结果的不特定 | 第24-25页 |
四、案例评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危害食品安全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问题 | 第27-34页 |
一、河南瘦肉精案 | 第27-28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27-28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28页 |
二、危险方法的相当性分析 | 第28-32页 |
(一)生产、销售行为的危险方法相当性 | 第30-31页 |
(二)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危险程度的相当性 | 第31-32页 |
三、案例评析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个人简历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页 |